“五四”按常理说应该于我而言是该庆祝的日子,我依旧是青年这一点值得肯定,就像儿童应该庆祝儿童节一般,其次“五四”是我人生的转折点,这一天我从少女成为人妻,是的这一天是我的结婚纪念日,细细数来我居然也已经结婚第六个年头了。
但今年的“五四”还是更令我感慨,上午是全区的青年教师表彰大会,下午是校内的五四青年表彰大会,双会并开,这样的仪式感还是会让自己内心迸发出一点感慨,许多想望。
今年我三十岁,当然了按我妈的说法是三十一,但是女人嘛,能顺理成章少叫一岁就少叫一岁,按照今天开会的章程,四十岁以上便不再属于青年教师,还有十年,心里唏嘘。
这几年感觉时间过的飞快,无论做什么都匆匆,自己还是只能进行单线的工作,上班就无法顾及家庭,照顾孩子就坚决做不了上班的事情。从校园出来一转眼就已经与刚出校园的青年教师年龄相差甚远了。
这几年自己发生的心理变化不少,第一个就是谦卑。读书人总有几分清高,教师这个职业对于读书人而言也还是有几分神圣的色彩,于是许多的工作常常因为这份清高,反倒与他人有了隔膜。这几年我越发深刻的感受到谦卑的力量远远超过清高的硬杠,那是一种清风一般的存在:它强任它强,清风拂山岗。
去年我跟一个年长教师坐在一个桌上吃饭,他说:我觉得你的情商很高!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被人称赞情商高,我有点愕然,回想起我与他的交往,居然是一片空白。是的我们没有说过一句话,我疑惑讨教,他说:你是年轻教师中第一个主动打招呼的人,你骑在你的自行车上看到人都会微笑。我实在没想到一个微笑居然让人记忆深刻,一个招呼居然被人称赞,细节之处往往是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微笑和招呼确实是因为我觉得自己年轻应该有的礼貌,一个谦卑的姿态便可以让我收获如此赞美。
再往前推,去年上半年在一场小学,当时六一儿童节演出,因为疫情原因不允许家长进来观看演出,只好由班主任拍照或者视频发到群里。当时已经55岁的时老师拍了视频分享到他们班的班级群里,突然群里冒出来一位家长说了一句:为什么我的孩子看不清楚!这个好像是很多时候看是否会遇到的问题,一般看是否会愤慨,老师那么忙,角度也有限怎么可能顾及到每一位孩子。我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是我对面的一位99年的青年教师说了一句:妈呀!时老师太卑微了吧!我好奇地问怎么了,看到群里时老师回复:对不起,下次一定注意!我一直想年纪大的老师会如何处理此事,就连我们这样的小年轻都觉得愤慨,那她不应该更加愤慨,而且她年纪大也在家长面前有权威。结果一句对不起,后面全部都是对她的理解,没关系,时老师也很忙,不可能顾及到每一个孩子。放下高姿态,一句诚恳的道歉可以缓解家长对于老师偏见的顾虑,也缓解了老师一下午的情绪,有何不值得。这在以后我处理家长问题上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和提示。杠并不能解决问题,更不能是我们的心情变好,而谦卑、理解能。
年少有年少无所顾忌的自由,成长也有成长的痛楚与快乐。
第二个变化是心理变得更强大。都说男性在动荡的环境中会变的更萎靡,女性在动荡的环境中会变得更坚韧。我不知说男性的是否正确,但是我越发觉得说女性的一定是对的。其实我一直是一个相当孩子气的人,在家依赖父母和爱人,在外也很少特立独行完成一件事,甚至许多处世常识我都不懂,但是在遇到问题退无可退时我就能心生一股巨大的力量,去做决策,冷静处理。
这几年我在学校的工作常常让我感到我如果不做怎么能行,所以尽管我还是想做一个“小公主”,但是事实是该顶上的时候我不咬牙,不跺脚,内心鼓鼓劲也就上了。其实想起很多次领导与我的谈话,提示我要明确自己的目标,但是很可惜的是每次我总是顾左右而言他。不是我不想回答,而是我觉得回答要么显得虚伪,要么显得没志向。我并不是一个有“官瘾”的人,如果说有点理想,我就想把眼前的几十个学生教好,如果再长远一些,我想做一个“名师”能够利用自己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影响一批教育者。其实这是2019年以后我一直坚守的信念。如果说学校还有些“官”要去攀爬我确实觉得自己没有时间和精力,但是如果不去做又觉得人人都像我,那就没人做事。自是有一点清高,有点虚伪,所以不提也罢。你看这就是成长带来的犹疑,在最大的决策面前果断干脆,在细小的决策面前犹豫不决。
三十岁距离四十还有十年,这一下又让我理解了一代一代人,为什么叫“一代人”,我们也像铺就的楼梯那样,一代人一个台阶,不能总想着自己便是最高层,而应该成为新一代的基石,我们的楼层才会铺得更高。一个时代都能过去,一代人能不能过去,我想说的是能也不能,能够让新一代青少年踏着我们的肩膀向上,但是不能失了自己的底气和精神,使命在身,它不关乎年龄,在任何时刻都应该承上启下,不可用懒惰的思想,致使后来之人拒绝向前。“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一代一代人铺就了如今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