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轻人圈子里,有一种说法是:
“摘下耳机跟人打招呼是二十一世纪的脱帽礼”。
不知道你有没有像我一样,出门要是忘了拿耳机就坐立不安,缺乏安全感。
也不知道从何时起,大概是从上大学开始吧,耳机开始与宿舍钥匙具有了同等地位,出门前总要检查耳机带了没。
我的耳机要一直在我随身的包里,衣服的兜里,我才安心。
耳机,就像我日常生活的输氧管,是我的另一个人生避难所。
在我不想讲话的时候,在我不想听周围的嘈杂的时候,在我心情不好伤心难过的时候,在每一个自我救赎流泪的时候。
你抬头看看,这世界所有的光影流动,觥筹交错,欢声笑语,悲欢离合,撕心裂肺,尔虞我诈都在你身边不停的上演着。
于是你戴上耳机,它们都与你无关。
只要是独处不需要我发言可以无视我的存在时,我就会戴上我的耳机。
也不一定里面就会放着歌,可能什么都没有,这只是我拒绝交流的信号。
于是耳机也成了我们装聋作哑的最佳利器,它对于我们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便携的播放器。
它更像是挂在耳朵上的一个警示牌写着“请勿打扰“,无声的告诉别人,我想静静。
耳机是输氧管,音乐是心脏的救心丸。
心情好听音乐的时候,会在音乐的旋律里感觉这个世界的美好,万物可爱,未来可期。
心情不好听音乐的时候,就更像是生病打点滴,或者像手机充电,音乐也就更像是一场心灵的治愈。
即使身处悲伤,但也苦中作乐,我们互相理解,我们灵魂共鸣。
上自习的时候喜欢听着歌做题,坐公交的时候喜欢听着歌看窗外的风景,等人的时候喜欢听着歌来缓解等待的焦虑,不开心时喜欢听着歌让自己暂时忘记,失眠的时候喜欢听着歌伴我度过漫漫长夜。
不知何时,手机不再孤单,耳机时常相伴。
耳机就是生命啊。
在无数个黑夜里,我平直的躺在床上,手机放在一边,耳朵里插着耳机,循环播放着喜欢的歌单里的那些歌。
脑海里像电影一样放映着一些事情,眼泪也会缓缓的留下来,越过耳朵浸湿枕头。
我需要静静的自己消化情绪,用音乐给我充电,然后在音乐的陪伴下沉沉睡去。
第二天醒来,又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我又是一个全新的自我。
夜晚,微风不燥,投个币,走到靠窗的位置坐下,戴上耳机,看这车窗外繁华闹市。
思绪随着音乐游走,在这满是霓虹灯的城市里,在这难得的安静时刻,真的适合想些什么东西,也会自然而然的想些什么东西。
城市和音乐才是绝配。
长大后,越来越喜欢独处,尘世喧嚣,万物纷杂,总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去独处,去沉淀。
也许,耳机可以让我暂时性的与外界隔绝。
但也不要忘了要时刻保持热爱的心啊,夕阳西下,晚霞沉沉,嘈杂喧嚣的街道,来来往往的人群。
听着耳机里的音乐,看着路边叫卖的小贩,也会忽然觉得这样车水马龙的人间是值得的。
哪里有完美的人生,生活到处充满缺憾:
买的房子邻居太吵,遇见的人对你不好,自己呆着无聊,出去玩周围又太闹,新买的鞋子磨脚,打出租司机给你乱绕。
自己还没长大父母又变老,点的菜不合胃口情绪烦躁,去年的衣服今年穿不上,钱包偶尔被盗…
你瞧,岁月只是偶尔静好,人生永远充满烦恼。
这种时候就戴上耳机听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