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只需一个人做的事情,我可以想出许多许多来”。
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书中谈到,自己有“不以独处为苦的性情”,比起同什么人一起做什么事,他更喜欢自己一个人默不作声地读书、听音乐,甚至伏案独坐四五个小时,默默写文章也不觉无聊。
不仅如此,村上先生还十分钟情于跑全程马拉松,喜欢一个人在步履不停的时间里,浏览感受路边风景,并将一路上的思绪付诸文字。在他看来,独自跑步的本质与安安静静写作并无二致,都是沉浸在一个人的世界里,自己安排流转的时间。无旁人,没有顾虑,没有羁绊,任自己书写时间线,没有一哄而上的热闹,多的是一个人在品味独行……
2
我们有时会羡慕村上先生这种生活,一个人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不觉孤独,反倒享受。从容不迫地生活,不至于像现在很多年轻人一样,忍受不了独处,渴望一帮朋友的陪伴,来缓解心中的焦虑。
朋友阿禾上次在电话上说,“一到周末日,我一定得约朋友出去,自己一个人在宿舍待着太无聊了。”
我开玩笑说,“那这样,每周都聚会岂不是很烧钱。”
“是吧,但是自己在宿舍也是碌碌无为,朋友在身旁倒可以让我暂时忘掉这种感觉。”阿禾笑着说,语气里透着无奈。
其实,阿禾这样想也无可厚非,在她看来,一个人独处的感觉并不好,无所事事让她徒增焦虑,一群人的陪伴或许更能给她安慰。
然而无数次的聚会里,表面是一群人的狂欢,其实掩盖的是每个阿禾个体的孤单。一时的欢乐能暂时冲刷掉焦虑,可聚会一旦结束,就是不断袭来的失落感和焦虑感。重新回到独处的时光,只会让阿禾们更期盼下一次的聚会。
3
他们固执地以为,独处就意味着孤单,独处带来的仅是茫然无措,是不间断的孤寂和焦虑。殊不知,独处也能带来无穷的乐趣。
就像大学宿舍生活,起初可能是一伙人一起行动,上课、去图书馆、外出游玩……习惯于多人捆绑在一起,把每个人的行动目标变得一致,来舒缓初上大学的焦虑感和孤独感。
可是,久而久之。会发现,我们苛求不了每个人与你一模一样。有些事情,自己行动反倒更自在。
在我上大学这一年以来,刚开始还会邀请宿友一起去自习室、跑个步,她们也基本上都会一起。可是后来,大家慢慢有自己的时间安排,这种一伙人一起行动机会就不多了。
幸运的是,在一个人的独处时光里,我感受到的不全然是孤独感,更多的自由与享受。我喜欢做好各项计划,并一一完成,喜欢自己一个人在宿舍看看书,写写字。傍晚,可以自己走去操场跑跑步,再缓缓走去饭堂吃饭。
我享受自己一个人安排自己的时间,努力完成自己规划的日子。
4
或许,独处虽然是自己一个人,可是,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一些事情来使自己变得充实起来。一个人学好专业课,看更多的书,多多运动……用有益的事情,有趣的事情把日子里的空虚填满,而不单纯寄托于外界的各种聚会。多一些自我的内在追求,就会少一点孤零零的失落感。
就像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说的,“确确实实地存在于自身内部,不应向外部去寻求形式和标准”。处于一个人的时光里,正是自我增值的最佳时期,无需向外探求,心灵在适应独处并逐渐提升自己的同时变得丰盈。
这样,独处而不孤独,与喜欢的事情作伴,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