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
完全赞同这位豆瓣书友的评论(链接放段末)
阅读者建议:“处于运营迷茫期的可以读一读,稍有运营经验的不建议读。”
对书中精华部分同以上网一样:
1.运营的四个模块划分
2.运营工作全流程
3.运营人的思维模式
4.用户参与的8个指导性原则
(以上内容可详细参看下面链接,能够帮你快速了解书中对运营的大概了解)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412702/
PART2
以下内容是笔者认为有意义的观点和有帮助的工具
1.运营的核心技能&工作方法
2.1内容的定位、调性和基本原则。
定位和调性:必须给自己的内容调性找到显著的不同和差异所在;比如微信公众号应该“原创90%、有实例60%、有态度、有情趣、有温度”。
基本原则:内容的生产→内容的组织和包装→流通。
2.2UGC型的内容生产生态
内容初始化(话题挑选和启动,如豆瓣/简书)→少量用户加入生产(邀请名人)→内容生产者激励(生产导购、分成,如豆瓣/头条)→更多新用户进入(营销手段带动用户)→鼓励和引导更多用户加入生产。
具体的方法:(1)在产品和文案等各种层面上引导(新浪确定字数限制)(2)不断制造话题,借助话题来引发用户参与的意愿。 (3)通过“造典型、树标杆”的方式来为用户树立榜样。一个社区的用户分层:树立品牌(1%)、创造内容(5%)、传播内容(20%-30%)、消费内容 (60%-65%)
2.3 PGC型的内容生产生态
2.3.1 如何写出好的、用户爱看爱传播的单篇内容?
选题策划→资料收集&整理→内容加工生产→内容组织&呈现。 好的选题,决定了内容60%以上的命运。 选题规划:学会收集灵感(将盆友出现3次以上的消息记录和分析)、明确内容框架再填写细节、
2.3.2 如何长期保证PGC内容体系的供应能力和做好长期内容规划?
保证内容在60-70分,每隔两周时间出一份90分以上的内容;
2.3.3 如何思考内容的“组织”与“流通”?
内容组织:单篇内容的样式、构成形式有标注化的约束,让阅读体验保持一致。
内容聚合:常用的手段有专题、话题、相关推荐、精选等。总之,就是找到一个中心点,去把N多单篇的内容组织聚合到一起,然后整体打包并推动展现给用户,由此放大整体内容的价值。
整体内容的导览和索引:分类、搜索引导、优先推荐机制、信息流等。将访问的用户分为两类,一是“闲逛式”的(使用随机刷,如虾米和抖音),二是“目的导向”式的(如美团点评、知乎)。
内容流通:对内流通,运营人员来进行页面更新和首页运营;对外流通,鼓励将优质内容分享到外部第三平台,其次是依赖运营人员主观挑选一部分优质内容,将其内容分享到第三方平台,获得更多人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