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客户做了一次交流,主要是讨论到行业现状,尤其是最近行业政策产生了一些变化,面对变化,客户感觉很有信心,但是他的合作伙伴有的却是很悲观。认为这个行业出现了危机,恐惧的很。
然而当我尝试跟客户更多的合作伙伴交流的时候,却发现并不都是悲观,也是更多的认为是机会来了。
看,这就是差别,对于同样一个变化,不同的人看待变化的视角和结果是有不同的。有的面对变化认为是机会,有的也看到的是恐惧。
市场是什么?
从供需上来说,市场是面对一个刚需而产生的一种解决需求有效方法的商业价值交换范式。
因此,当我们谈市场变化的时候,其实谈的并不是需求变化,从生存上讲需求会一直存在,无论是衣食住行的基础需求,还是消耗时间的增值需求,变化的不过是解决这需求的方法。
市场政策变化,本质上不是市场需求变化,而是解决需求问题的方法开始产生变化。
回到我们客户的合作伙伴,他们面对问题的恐惧并不是市场没了,而是自己面对解决需求的新方法是否有足够的动力去学习,去成长,而不是还停留在老方法的惯性中躺着赚钱。
面对变化,所有看到机会的人,本质上是看到了自己有更大收益空间的人,从老方法到新方法学习和实践能力的人。
他们为何需要进步,人本身是懒惰的,不见好处不投入,无论是成长还是学习人也都是功利的,因此投入产出比是动力的前提,任何动力如之前思考:
行动的动力来自于恐惧感和成就感。
那些之所以愿意投入的人,本质上是感受到了危机感,在危机感的思考和行动中又获得了成就感的收益。这成就感才是那些把变化看为机会的目的,差异就在如此。
面对变化,就看谁跑得快,他们深深的认为跑得越快收益越大。
面对市场的变化,满足用户需求方式的变革,之所以看到挑战是因为你不愿意做出改变,尝试用新方法来解决用户需求,而那些看到机会的则在新的变化中看到了自己更大成就感的战场。
没错,面对变化,躺在舒适区里的人看到的总是悲观,他们已经习惯了躺着赚钱,无法逃离出去,因此开始变成了老顽固。
而那些敢于变化的人更会把变化作为机会,作为自己受益的机会,主动的把非舒适区变成舒适区,在积极的人眼中,持续被需要才是一种幸福,适者生存绝不是一句空话。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