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时候,我们除了说技法,我们还要说点——怎样写才能写好?它恒久不变的核心是什么?
想了想,主要是观点传播。写作是表达的逆向过程。
大家认真地学习了人是如何记东西的,那么你只要能够倒过来想这个事情,就明白你该怎么样写东西了——因为我们写东西不也就是方便别人输入并且记忆吗?
写作就是把网状的思考,做成树状结构,用线性语言表达出来。 那么,好的写作就是帮助读者把一个线性语言,在脑子里形成一个树状的知识晶体,最后储存成为网状知识。
就像我们去听书,你会发现他们就是线性表达,很容易入脑。
1.优秀的结构
好的写作就是认知的3D打印——你的笔一行行地扫描,最后在纸面上呈现一个立体知识晶体。曾经有人问我——你怎么读书这么快,2小时一本。我说,你看这本书,是一行行看,速读也就一页页看,但还是平面。我看这本书是凹凸不平的。有些段落高,有些段落低,有些词突显,有的就看不清。我先读完海拔5000米以上的内容再细看。
你猜结果怎么样?
别人骂我装,走了。其实我特真诚,这都快是心法了好吗?他们只是无法理解……就像二维生物没法理解三维人。
除了文章的主框架,好的文章还会通过排版形成认知辅助系统。
a. 文章会形成清晰的几个段落,当你看到第一段的时候,你也应该能猜到后面。
b. 隔段时间会有分段,让你大脑休息会,也告诉你这个句子结束了。
c. 重要的地方可以加粗加蓝。
这样你在读时候,细碎的信息被吸附上去,形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框架——在文章最后面的时候,作者又重新把你拉到这张纸的顶端,让你看看整个文章中间呈现出来的框架结构。这个时候,整个二维记忆就在脑子里面,树状图,就立了起来。而凑近去看每一个细节,又觉得无比清晰,这样就完成了一篇好的文章架构。
2.类比和举例子
作为一个作者,你需要学会用两个视角看文字—— 一个是读者视角,一个是作者视角。观察自己看的时候的情绪体验——当我们的眼睛随着文字往下走的时候,听到一些概念。然后我们会问,这是什么鬼?
但是作者告诉你用1除0的比方,你马上就理解了那种不可解。这就是类比。
再比如说:
就像地球引力把一个往上抛的球上升的步伐拖慢下来,每个星系之间的引力的拖拽效应,也必然令太空的扩展减慢……(然而)所见的绝非步伐减慢。大约70亿年前,太空的扩张切换到快速排挡,自此一直在加速。这就像把球轻轻上抛,一开始上升速度减慢,但接着却越来越快地向上飚。
好的作者就有这个能力让认知难度降低——每当你问“什么鬼?”接下来马上就会有大量的,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会被塞到这个里面,等于在你内心上演了一场话剧。如果这些不是活生生的例子,而是一堆类似这样的鬼话,你就会觉得不知所云,读不下去,然后敷衍放弃。
3. 观点、情绪和价值观
还有一些作者会增加自己的个人情感和价值(比如我讲完知识晶体的一段,再比如说我的声音就和播音员的不一样,里面蕴藏情绪,是三维的),这会形成个人风格。最后面再问自己一次“这些内容真的是值得一读的优秀的观点和想法”吗?这样就是一篇好文章。值得分享的内容、逻辑清晰的结构、激发视觉和听觉的语言描述、引发共鸣的情绪和价值观、以及背后作者的人格。
我把这个四层结构叫做“ 写作汉堡包模型 ”:
观点和主题是肉,逻辑框架是汉堡包的结构,增加蔬菜、奶酪层让你吃得不太干,这是视觉、听觉、语言。情绪是调料和番茄酱,背后是厨师的人格和手艺。
理解了汉堡包模型。我们可以回顾下初学者的种种错误。
初学者易犯的错误:
第一,不列大纲,直接往下写,写完也不调整,这就缺框架。
好比做汉堡包拿到什么放什么,不可能好吃——想想看,最后一层才是肉的汉堡包是多么糟糕。
对于日记和记叙文,时间线也许是可以接受的线,但是对于其他问题,缺乏结构、或者结构失调是大问题。
所以,列大纲,列大纲,列大纲。最后再调整一下比重,很重要。
第二,过多地被自己感动。
比如说,很多人会大量地去讲自己的一个故事,里面充斥着很多人物、细节;好的故事也有很多细节,区别是当这个故事拿给别人的时候,他们是否觉得稀松平常。这里有大量删减空间。
比如我在清明节写的那篇文章,我的好朋友就说,你写的这么多理性和克制,而下面的留言很感性,真的很感人。
其实我感性得要死,尤其当我写到外婆那一段。但这篇文章需要在一个两千字的篇幅里讲清楚要直面骄阳,外婆的故事再感人,也不足以说明这个大话题,只是为了说明不正视的“后悔”,所以它只获得了自己该有的篇幅。
克制是美德,呈现出一种总体、均衡的美感。
第三,缺乏好的 “品味”。
前段时间有人给我推荐一个时间管理系统,我看一眼就放下了,没戏。
为什么?
因为太复杂。这明显就是为太闲的人做的刷成就感的系统,而不是真正需要时间管理的人提高效率的系统——真的忙人没空填这么些表,也不会揽这么多闲事。
由不忙的人做的时间管理系统,和不会学习的人写的观点文,一样不可信。
如果文字也有品位,我的品位就是简单又简洁。
我热爱这样的文字,痛恨那些布满含糊词的官样文章。例如那些大量出现 “总而言之”“话说回来”“大概”“一般来说”这样的废话,或者是“单一性”“结构化”这样充满虚词的文章。弗洛伊德分析过语义背后的潜台词——这些含糊语背后说的是:“嗯~我也不确定”。
比如说我要写:
“一般来说,我对于文章有过多的含糊词的认同度不高,当然,除非很多情况下的必要。”
你会不会杀了我?简直没有观点,老大!如果你没有清晰的观点,那就去调查,如果没有调查和立场,那就不要说。 这就是心智还停留在第二层级,相对主义的表现。
理解了“认知的逆向工程”的说法,你才能真正理解好文章的结构、坏文章的标准,以及什么算是好文章的品味—— 能提高认知效率,形成知识晶体的简单而简洁的文字才是好文字。
简单是因为你抓住了核心概念,简洁是因为你沿着核心逻辑走。
这就是我对文字的品味。
写作这种功能是我们人类大概在近100年才大面积普及的,我们的大脑习惯于听、看、说,并没有天生写作的能力,所以写作是一个需要后天学习的重要技能,没有天才。
理解了写作是学习的一项工程,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写得好的人肯定学得好。你也可以理解那些学得好,但是写不好的人,恰恰是因为失去了他们没有接触知识之前的那一份感受,所以呈现出一种,术语多多,自得其乐,但是别人却不明所以的状况。
你可以说这是知识的诅咒,但是这个诅咒,完全可以被练习所克服。
无戒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 第14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