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重八(朱元璋的原名)在庙里打工,虽然每天的工作就是乞讨,老板给他安排的淮西、河南两个市场也是最穷、地理条件最差的,但他凭借着灵活的头脑,不畏艰辛,忍受和狗抢食,被人唾骂等等,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照这样发展下去,逐渐地也能成为公司的白领。
可是,他的好友汤和给他来了一封信,改变了他的命运。信中说,他已在起义军中坐了千户(高层干部),不仅解决了温饱,还有了老婆、车子、房子、票子,日子已达到了小康。你干脆跳槽到我这儿吧,还呆在那个鬼地方干吗?
看完信,朱重八心里荡漾不已,这不正是他追求的生活吗!但他不得不思考:跳槽到起义军中,失去现有的工作不说,还有被官府抓住、杀头的风险,还是看看再说吧。便不动声色的把信烧掉了。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他的信及一切举动都被他的一个同事看见了,而且这个同事要告发他,领赏。重八想,尤其在这等死,还不如跳槽吧,说不定还能过上汤和一样的日子,那时即便死也值了。
所以,人有时是被逼的,逼得没有了退路,只有成功。
朱重八投奔了郭子兴开的起义军公司。据说汤和就在这个公司任职。但他知道这事首先得找老板。郭总面试他时,首先说他是奸细,要杀他(看样子汤和事先没给郭总通气,他也不知道朱重八会不会来应聘)。但朱重八却是出奇的镇静,他什么样的场面没经过呀。郭总看他是个吓不倒的人,才认真地问他的经历,又听说是汤和的朋友(真是朝里有人好做官),便把他留在自己身边了。
在单位里,朱重八是个“没有任何借口”的好员工。兢兢业业,老板指哪他打哪,而且能取得很好的业绩。甚至能提出比老板还好的计策,而且居功不傲,把功劳都归到老板的名下。获得的战利品全部上缴,为公司创造许多利润。公司奖励给他的奖品,他却分给他的下属(当初在伊犁集团的牛根生,也有类似的做法)。
最后,连郭子兴都感觉朱员工太不简单了,他这个笼已蒸不下这个大馒头了,便和儿子一起排挤他,并差点置朱重八于死地。于是,朱重八又一次被逼走了。而这次,他依然到了水到渠成的地步,他要自己开公司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一步步把自己的事业做到人生的巅峰——帝国时代。
分析他的人生道路,我认为,最起码也是最根本的一条就是:
从艰难困苦中,磨练自己坚强、钢铁般的意志。有了这种品质,在遇到各种艰难险阻时,都会冷静、自信的面对,并一个个的克服,由此再增添自信,如此反复,回头望时已上高峰,不成功都难。
正所谓:飞来峰上千寻塔 ,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 自缘身在最高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