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增长,获得持续不断的增长,获得更加有效的具有持续性的高速增长,在现在的商业模式下,尤其是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这是考量一个商业模式中的企业是否具有可投资性和判断是否具有未来前景的重要指标。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造就的知识爆发的今天,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和企业,都在被这种快速的增长要求和所面对的压力深深困扰,也成为这个时代,人们不断挑战自我、取得成功的重要动力来源。
但是一个企业、一个人,他所创造的商业模式和社会价值生产增长,都是有着其独特规律的。选择了不同的增长方式,决定了其增长之后的未来。这几年一些非常优秀的企业,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取得了指数级的飞升,但更多的企业则陷入了增长模式的困境。
到底什么样的增长模式,才是最有效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呢?面对这样的变化,对品牌的打造又会有影响?如何构建新型品牌增长新模式呢?
稍微了解地球生物进化史的人都知道,地球最早的生命都诞生于海洋,然后逐渐发展进化之后,成功登陆大地,揭开了我们今天繁荣的万物世界序幕。但是到了万物繁盛的今天,你还会认为,那些从海底出发登陆大陆的生物,还是和今天海洋生物一样的生物吗?显然不是,在今天,虽然海洋占据了地球大部分的表面积,而且海洋生物的种类也非常的繁多,但明显的,统治整个地球的生物却是来自于地面。
从原点出发,通过进化和发展之后,就不再是原来的生物,这对于生物进化论来说适用,对于人类的商业进化史而言也是完全适用的。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共同促进下,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物质充分丰富、信息快速流转的新时代,传统商业中那种依靠于单向输出的广告信息,在今天已经无法能够在物品丰富的时代实现更好的传播价值。
今天的商业模式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商业模式的线性复制,今天的品牌营销也不再是原来品牌营销的单增长。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思维和新策略,正在重新书写个人崛起时代的全新世界。当鱼从海洋爬到陆地上时,就再也不是海洋生物,而逐渐发展进化成为具有高智商的灵长类生物人类。当人们从工业时代进入互联网时代的时候,我们对财富增长的认知,对企业品牌膨胀增长的认知,都要发生颠覆。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这是自古以来中国人所树立起来的牢固意识。
我们会认为,只要对外部的发展变化产生忧虑意识,努力前进就可以获得新的未来。但其实,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造就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死亡标本,叫做忧患盲目死。这些标本不是没有意识到危机,也不采取鸵鸟策略,但是采取大量的行动之后,还是逃不出死亡的命运。
在这方面,我们最熟悉的就是自己身边出现的大量穷忙族,虽然每天繁忙地工作,但是因为缺乏有效的规划和战略格局,再忙也处于低效能的重复性工作,不能过上富裕生活。在实际对这些穷忙族进行分析时,就会发现:目前那些能够实现工作富者,主要是通过知识经济来实现价值的,但是穷者却还留在劳动时代、普遍是处理庶务性工作,对公司产值贡献度不大,薪资水准无法和付出的劳力成比率。
而那些看似在新媒体时代追逐潮流、努力做新媒体营销和传播的企业,要么就是只学习表面但是忽略根本,要么就还是再用传统的企业品牌营销宣传模式来介绍和推广,更本不符合新媒体传播对于内容营销的标准性要求,就像是穷忙族一样,一直在做新媒体领域低端和重复的缺乏价值度的工作和努力,希望实现线性增长来面对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但是结局总是糟糕的。
成功和勤奋之间的良性模式,不是二维化的线性因果关系,而是三维模式下的球体半径R级关系。
越优秀人的越勤奋,是因为他的追逐方向是实现自我球体体积半径的增加,勤奋成为了知识、认知的升级和财富能力的指数级增长;而单纯的勤奋就只能在现在阶段的认知上,通过简单的力量增加来实现增长。
所以几乎没有任何一个煤矿工人是靠挖煤多又快当上的煤老板。
在一个煤矿当中,工人再怎么努力,只能是在现有的工作环境和工具条件下,通过生产更多的煤来获得与之相匹配的劳动收入。但是对于一个煤矿主而言,他要站在另外的角度思考煤矿的产量和效率问题,可以通过对工具的迭代,也可以通过对矿井内工人组织方式进行整体的顶层设计创新,还可以应用现代的商业方案来实现更大价值的突破。
一个是局限线性的思考自己生产,而另一个则是以立体结构去考虑自己的价值。这样的结果是,绝大部分我们看到的矿工都是希望多出力气、多花时间实现增长,而对于矿主来说,思考更多是资源探索、工具、组织生产方式的变革,来实现价值增加。
优秀的增长模式是半径方式的增长,最终结果体现在平方级别的体积提升
平庸的提升是不改变原来基本条件下,仅仅通过不断增加工作时间与投入,而去希望获得有效的增长
企业的努力和个人的努力,往往都是非常具有相关性的。很多道理是个人的切身体会时,大家都能懂;但讲到企业发展和组织成长时,往往就陷入了一种盲目的认识。
例如一些传统公司没有做过新媒体,看到潮流于是就上,但是由于没有做过细致的用户分析和品牌定位,就盲目的给品牌和产品赋予社交属性,妄图仿照别人的模式就能够成功。这样只是在学皮毛,本质上还是在沿着传统的思维试图通过加码的方式实现增长突破,这是一种线性努力,而不是球形增长原理。
做了很多工作,也做出了很多的努力,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品牌基因,如同当年大清国的北洋水师,看似拥有亚洲第一的强大武装力量,但在实战中不堪一击。只是外观上的与时俱进而忽视基因上的改变,最终只能成为转型失败的教科书案例。
1、要认识到品牌是一个联合体,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组织单元
在企业中,品牌不是品牌部、不是市场部,也不是销售部,也不企业老板的脸、公司的logo,而是承载在这家企业上所有市场与用户价值的总联合。
一个优秀的品牌,应该具有非常不错的产品基石、完善和完备的用户服务体验策略,也有着丰富和多元的互联网时代品牌营销方法。这几个环节在成就一个优秀品牌的道路上缺一不可。
优秀的超级市场品牌,如苹果、华为等等,他们的成功,首先是建立在自己的产品能够提供给用户超预期的服务和体验。江小白的白酒,虽然说核心亮点是在他的社交营销化能力,但基本还是建立在产品安全性、非常靠的过和信赖的。杜蕾斯玩儿社交运营非常的火热,甚至成为了整个移动互联网上的段子手,但是他们对于自己产品的卓越体验和追求,始终却没有停步。
2、品牌不仅是你的,在社交分享时代,更是大家的。只有做一个开放型的品牌体系,才能够在互联网时代实现品牌价值的突破性发展。
对于品牌而言,在今天早已经突破了原来对于品牌单项属性的认知,而正在成为人们对于共同合谋成立的价值导向。如果没有市场用户的参与与认可,单向的品牌输出是完全没有价值和意义的。因此品牌是一个品牌发起者与市场用户共同合谋形成的认知。尤其在互联网时代,在人人都成为自媒体与发声者的今天,撬动品牌的社交属性,让更多的人参与、分享你的品牌,这就是当下最为核心与要紧的事务。网易云音乐、江小白白酒、三只松鼠、喜茶丧茶等品牌,都是通过这样的理念实现了价值创造。
3、要有极强烈的品牌人才观,要善于整合社会资源和优秀的人才资源,实现为企业的品牌发展助力。
除了产品,品牌就是通过有效的策略以及新媒体运营才能实现的。但是新媒体虽然在市场上很火热,但是玩得好的人讲真并不多,具有通过新媒体实现品牌营销顶层策略,甚至是驱动消费者的行动能力上,尤其可见市场上资源与人才的匮乏与不足,这也更凸现了那些新媒体运营能力超强的个体和团体。而对于品牌拥有方而言,其实因为传统企业已经建立的经销思维,自身所具有的新媒体属性弱、品牌经营能力老化,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实现品牌的焕新,就需要在整体市场上具有整体的驱动能力、资源与人才的整合能力,才能够实现有效突破。
在我的经验与职业发展中,就会遇到无数的人在新媒体营销、品牌建设方面的需求与请教,并希望通过我或者是身边的资源能够整合这方面的力量,实现对品牌和产品的促进和推动。这一趋势在近年来始终处于加强和递增的趋势中,可见市场对这个方面的强烈化需求。
4、要有与时俱进的审美意识和消费者心理洞察意识。
现在有一个大趋势是大家都认可的,就是中国的消费升级时代正在全面到来,而且来势汹汹,描述为“中国式的消费革命”都不为过。在今天,移动互联网让消费行为不再受地点和时间的牵制,大数据让品牌商能够有效完成对市场的分析和实现精准营销,人们不再受制于自己所处的具体地理环境,就能够共同参与到对消费升级的追逐上去。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消费方式、消费对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如果说一个品牌在过去因为审美和产品包装的不足,仅仅会出现逐渐的衰退,例如一线城市向二线城市的转移,但是到了今天,已经是全方位的体现了。一旦一个品牌无法满足当下消费者对于审美和生活品质发育的需求,就会被毫不留情的逐出市场。
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我们都熟悉的服装领域。原来曾经引领过人们时尚的很多品牌,例如以纯、班尼路等,都因为产品无法满足人们快速增长的需求,而遭遇到优衣库、ZARA等快时尚品牌的巨大冲击与挑战。
5、对于企业运营的新媒体而言,要认清楚新媒体的本质与企业产品的特点,尤其是明白自己的新媒体的核心定位。
通过新媒体获得更大的市场和销量,这是大部分品牌在进行新媒体营销推广中的期望;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品牌商对新媒体定位的不切实际,总会出现大量的混乱现象。想做好销售的却将精力一直放在对已知用户的社群经营上,过于超前而无法起效;想做好产品营销的,过分的追逐自己新媒体的媒体化社交能力,导致看似非常热闹但是在实际转化中却非常困难;还有的寄希望于通过不花钱甚至小投入就能解决新媒体营销的,但本质上新媒体营销是广告形式的一种新变化,残酷的用户时间与注意力争夺战场已经无法简单地通过某一两个小技巧来实现解决。
基于这些情况,需要品牌商在进行新媒体运营的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定位,站在新媒体与广告传播的本质上,通过内容创新、渠道研究和用户的升级服务,不断促进实现自己在新媒体上对于商业价值的追求。
6、敢于放弃固有和改变自己的品牌发力点,将资源与品牌传播实现整合
什么是最舒服的?就是躺在原来成功的经验基础之上来获得利润。但是今天的利润与市场价值,已经越来越依托在创新与对极致的追求上。没有那些开了脑洞的大胆尝试,今天的我们在生活中,也就没有了滴滴出行、摩拜单车、美团外卖等,也就不存在今天强大的移动互联网市场。而有些企业因为之前成功的经验,导致他们对原来曾经有效果的途径与宣传策略始终念念不忘,一边推进者新媒体,一边还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传统的渠道中,并使用传统的内容与组织方式。
在这里要给的建议是,与其分兵来解决和拓展市场,不如站立在整个品牌统筹的角度来推动品牌的全媒体策略,集中兵力实现以新媒体方式为聚集点的市场新突破。在这个方面,很多新兴的品牌正在不断地教育和培养消费者。落后品牌一旦无法洞悉其中的优势和逻辑,就会很快的遭遇市场竞争中的滑铁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