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都喜欢热闹,喜欢被人群簇拥。殊不知一时的繁华似烟火,转瞬即逝,留下的是灰烬,是叹息,是无尽的孤独。或许,某一天里会明白,唯有学会独处才能收获长久的清欢。
杨绛先生说: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喜欢群居,希望于外界有所获得,譬如认可,关心,支持,爱护等等诸如此类的外求。生活终会让你发现,自己想要拥有的,只有自己能给予,也会更长久,更妥帖。
自己便是自己的救世主。亦不用经历情绪裹挟,取悦自己,自洽,平静,收获大喜悦。
有人说独处是一种自我保护,很是赞同。曾花很多精力去维护一些关系,细想来,每一段关系都带来了消耗,或是伤害。无论是亲情,友情,爱情。可以保留幻想,理智保持安全距离。经历种种发现,和自己相处是余生正确的打开方式。
曾以为倾诉的是烦恼,终会发现,比之前多了一些不开心,因为有了别人的评判,不能稳定做自己,要去在乎,思考别人的看法。
思绪便增多了一些,脑容量,精力都是有限的,装了太多外在的东西,自己的情绪就要委屈沉默在角落,不被看到,不能被照顾到。
独处的前提是需要有断舍离的勇气。洗尽铅华,会发现无需请太多人进入自己的生命。生活变得看似精彩,实则无序,这种无序会引发莫名的焦躁,不安。也可能会迁怒无辜,甚至会在关系里变得面目全非,离初心越来越远。
人和人最好的关系就是没有关系。因为和谁走太近,都是灾难。这么说来也不无道理。有了一定的阅历后才能理解体会。很多时候,焦虑,难过,确实是一段关系带来的。
尝试独处,远离复杂的情绪,还自己一个平静的状态,一茶一书一风景,远离贪嗔痴,物质的过剩远不及精神的清简更能养人,也是能长久陪伴的知己。不依附于虚无,便不会有过多的情绪波动。内心平和是最高级的奢侈。
最舒适的假期模式便是在一个清静的傍晚,无目的地去离大自然最近的地方,如山脚下。
走走转转便能发现很多小欢喜,野蛮生长的花花草草树树,无需急于知道它们的名字,存在便是最美的风景。知道不知道它的前生今世又有什么关系呢?
会被一大片的野花吸引,停下脚步,走近蹲下仔细欣赏每一枝每一朵。成双成对的蝴蝶在花间嬉戏,毫不在意有外来者。它们在自己的地盘上安全感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