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跟我说他家的有钱亲戚,我很不屑,问他能有多有钱?他说有几百万。我说我最有钱的亲戚能有几个亿,我小学的时候就住在他们家,他们家几个孩子的作业都是我辅导的,现在还不是跟我八杆子打不着。
历史上,刘邦还是是郊县二流子的时候,吹牛逼的时候说王候将相宁有种乎,老子也有可能当元首。被骂智障。不在意,自己在那里高冷的说,燕雀安知鸿皓之志。当一个人还没有展示他的成功的时候,他的目标就是一个笑话,
我经常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认识新同事。慢慢熟悉之后,就偶尔会聊聊自己的生活。但是很多时候,我得到的评价就是装逼,不知道自己是谁。
孙正义年青的时候,搞了个公司,招了两个员工,他开会的时候站在凳子上,说我们要成为一个一百亿的公司。当时就把两个员工 吓跑了。员工觉得这个老板已经不是在装逼了,他已经疯特了。
我跟我身边的朋友聊起来,也不是什么很离奇的事情,就是我旅行啊写点东西啊练点书法还学点英语想出国这些,他们就各种不可思议,觉得我有病。
可以证明的东西还好说,比如说旅行我有照片,书法我有照片。别的我还在奋斗的东西就成为他们打击的重点。比如我说我想写一本小说,想去国外去旅行。
这些东西说起来,也算是一种装逼。因为我这种人的生活就应该是,从农村出来大城市找一份饿不死人的工作,最好能找个老婆回去。别的就不要再去想了,不现实。
装逼对别人来说,会有两个反应,一个是反感 ,觉得你不现实,爱说大话,尽想那些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同样的事情,你对不同的人说,反应是不一样的,你如果跟一个做公号天天码字的人说,想写一本书,那就跟同事说想等下吃饭想加个鸡腿一样靠谱。
另外一个反应就是赞同,比如说我想去爬珠穆朗玛峰,他说好啊你去吧。也好无趣,因为这个态度也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可能是我也想去。可能是推荐什么人给你认识,推荐什么书给你看,做一下体能设备团队这些准备。
但是,让人郁闷的是,我常常跟这些不相干 的人来聊我的生活,一方面我的朋友圈子很小,就那么几个人。我没有选择,合不合适也只能跟这几个人说。另一方面,我还是喜欢装逼,拿着自己的一知半解来碾压我这几个仅有的朋友。久而久之,得到的当然是不耐烦的反弹。
我的朋友圈里,有几个爱晒的白富美,旅行,美食,闺蜜。很高大上。但是常常曲高和寡。点赞和评论都不多。为什么,因为他们进步太快了,旧的朋友圈已经跟不上他们的节奏了,别人的日常生活,在他们看来就是装逼,凭什么我天天上班累成狗憔悴得不成样子,而你每天貌美如花悠闲度日,天理何在,还给你点赞就是对我自己的残忍好吗。
现在的社交媒体发达的时代,一个人在网络上很容易得到肯定,发一张好看的图片有几百赞几千赞,得到正面反馈以后又更有动力去拍更好的照片,去做更多在现实生活中被 认为是装逼的事情,演变下来,装逼甚至成为一个做一件事情的动力。
我的房间里,有很多看上去很牛逼的小东西。HIFI音箱,双屏显示器,写毛笔用的书桌和文房四宝,各种款式的双节棍,健身用的哑铃。还有墙上的油画。好看的滑板。很多新书旧书。VR设备。好看的旧地毯。开始的时候,很多东西我就是买回来给别人看,然后达到我装逼的目标的,但是往往事与愿违。 朋友 们一来,把我这些东西的价格猜得很低,大约一半左右。这还叫我怎么装逼嘛
后来,慢慢没法从这些给别人准备的东西获得动力,只是单纯的想取悦自己,反而在不经意间得到一些意外的欣赏,都是来自那些跟我不熟的人。比如查房的警察小哥说,你挺有生活情趣的,这时候心里很平静,毕竟我只是取悦 自己。别人的想法,可以听一听,自己做决定 。
当我开始 只想要取悦自己以后,事情真的就简单多了,比如我想出去旅行了,只是因为我想换个地方透透气,而不是没有照片发了,我玩滑板是因为我想有一项有趣的运动让自己更健康,而不是穿着好看的衣服在众人的围观里耍酷。
这样下来,一个人会慢慢改掉爱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习惯。爱炫自己生活的状态很不好,一不小心就粉饰了自己的生活,成为华而不实夸大其词之徒,而观者是清醒的,他们就像在看一个猴子可笑的表演。
但是我看到我种转变以后,我的朋友目前还不能适应,当我的生活里出出现一个新的东西,但是我没有主动去提起,他们就觉得我怠慢了他们,就让气氛陷入尴尬,可见以后我是爱眉飞色舞唾沫横飞到什么程度 。但是我一忍不住,又像以前一样,他们又马上摆出一副我就静静看着你装逼的神情 来,让我很难受。
我处在一个青黄不接的阶段。我要经过更加疯狂的付出努力 ,直到我再也不用跟对我说的东西没有兴趣的人硬 聊一个东西为止。就好比我只跟书法家聊书法,只能职业滑手聊滑板,至少不用非要拉着一个人跟他讨论回字的四种写法。
装逼者,很多时候就是放错了地方的梦想家。装逼是他脱离平庸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