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无忌和赵敏在一起是唯一确定的结局吗?
在新版小说中,金庸写了这样一段话:
我一直相信,历史并非命定,充满了偶然因素,人事也是这样。张无忌最后与赵敏前往蒙古,从此不回中土,但如出现其他偶然因素,周芷若可能去蒙古找他,他可能和赵敏同去波斯找小昭,可能为了明教而不得不独自回中土办事,也可能在西域遇到殷离……
这说明,张无忌和四女的结局有更多可能。
原著最后,四个女孩和张无忌的结局分别是:
殷离说,她喜欢的是少年张无忌,而不是成年后的他。
也就是说,这段殷离主动,张无忌被动的感情,以殷离的放弃而告终。
小昭来信说,只要张无忌肯让她陪在身边做丫头,宁可不做波斯总教教主。
张无忌是个心软的大好人,这让小昭的请求有了一线希望。
小昭待我真好,她已得回了乾坤大挪移心法,这个圣处女教主不做也不打紧。
但张无忌又是个被动型的人,你推他一点,他动一点,形势所迫,才会顺势而为。
小昭当初为了留在张无忌身边,只求做丫头。
然而,对象是一定要有的,丫头却是可有可无的。
张无忌总不可能千里迢迢跑到波斯的地盘抢人,说我要你们教主做我的丫头,这个理由显然不够理直气壮。
所以,小昭想回到张无忌身边,还得有更多的推力,这得靠小昭的主动与筹谋。
而且,还得赵敏或周芷若接纳小昭,她才最终有可能跟张无忌走到一起。
周芷若说,让张无忌不得和赵敏拜堂成亲,两人只能有名无分。
表面上看,赵敏和张无忌的确在一起了,没有名分不影响。
但是他们真的会长久吗?
别忘了,周芷若还补充了一句。
你们尽管做夫妻、生娃娃,过得十年八年,你心里就只会想着我,就只不舍得我,这就够了。
张无忌娶了红玫瑰,爱情日渐被生活琐碎消磨,久而久之,发现红玫瑰也不过如此,心里就越发惦记白玫瑰,周芷若此举是想成为张无忌心头唯一的白月光。
不仅如此。
其实谢逊出家,殷离没死,而宋青书死了之后,张无忌和周芷若之间已经没有障碍了。
所以,他们二人没有在一起的唯一原因,就只是不够喜欢而已。
但是两个人在一起,仅仅喜欢就够了吗?
如金庸所说,偶然因素有很多。
比如说,横亘在张无忌和赵敏之间的家国之仇。
背弃自己的立场并不能简单干脆。
张翠山和殷素素远离纷争,做了十年夫妻,最终还是双双自刎;杨康不得好死,穆念慈郁郁而终;萧峰生于契丹,养于宋,无法两全而自杀;郭靖为了大宋下决心要刺杀托雷,后来杨过杀了托雷的后代......
他们有的是正邪不两立,有的是家国之仇,但都是立场相悖问题,尤其在牵涉到无辜者的性命时,矛盾根本无法化解,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悲剧,最终还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颇有政治才能的周芷若,当然看到了这一点。
十年八年之后,赵敏会面临国家沦亡,亲友死去,同胞流离失所的惨状。
真到了那一天,赵敏还能选择无视,和张无忌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吗?
还记得赵敏以死相逼,请求父亲放自己和张无忌同去的时候,赵父哭着妥协了,最后还问了一句,你的伤要不要紧,钱够不够用。赵敏再狠心也哭了。
赵敏亲手奉上武穆遗书,让张无忌拿去打蒙古,却不忍直接参与反蒙战争。
赵敏最后去蒙古也表明,她并没有完全放下家乡。
她的反叛是有限的。
真到了国家存亡的时刻,彼此亲友兵刃相向,她可能会像萧峰一样,面临两难困境。
唯有一死。
张无忌可能一起赴死。
即使赵敏足够看得开,还是要和张无忌隐居天涯,但家国之仇的割裂,让周芷若有了可乘之机,稳占白月光之位。
假使赵敏赴死,但由于某种偶然因素,比如说为了民族大义,为了明教事务,或者赵敏遗言让张无忌好好活着,张无忌活了下来。
那他最有可能会和周芷若做个伴,共度余生。
毕竟,他原本就想和周芷若成亲,即使喜欢上赵敏,和赵敏定情之后也是如此。
除了周芷若,殷离有没有一丢丢的可能呢?
金庸说是有的,因为张无忌对她还有念想。
蛛儿不练千蛛万毒手了,说不定有一天又来找回我这个大张无忌,我答允过娶她为妻的……
张无忌答应过娶殷离为妻,他作为一个大好人,如果殷离主动回来找他,二人是可能在一起的。
但是他们俩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殷离手里。
那么殷离是怎么看待这段感情的呢?
她喜欢那个咬她的小张无忌,她喜欢想象中的倔强少年。
而不是那个对她很好的曾阿牛,因为可怜自己,被迫答应娶自己,这只能让她感动而已。
否则,不顾一切寻找小张无忌的殷离,是不会轻易放弃张无忌的。
小张无忌和殷离之间有火花,但是曾阿牛和殷离之间只有感动。
若为了感动,做表兄妹就足够了。
上文说过,小昭也有一线希望。
没有赵敏和殷离,张无忌会和周芷若在一起。
周芷若容得下小昭吗?
这是一个经典问题。
在《红楼梦》中,袭人也曾试探黛玉,黛玉容不下自己,所以袭人支持宝钗。
小昭去波斯前,让张无忌跟殷离在一起,因为殷离不会害张无忌;又跟赵敏说张无忌喜欢你,意思是你俩能不能在一起看造化,但你看在他喜欢你的份上,不要害他。
独独没有支持周芷若。
可见小昭在周芷若和赵敏之间,选择的是赵敏。
为什么赵敏就容得下小昭呢?小昭和赵敏之间其实有过几次较量,甚至正面刚过。
最开始,赵敏喜欢张无忌,送珠花给他,张无忌不懂女人心思,将珠花戴在了小昭头上。
赵敏生气,要把张无忌的手砍下来。却没有去针对小昭。
赵敏看到张无忌对殷离好,一气之下,救张无忌时全然不顾自己的性命。也没有去针对殷离。
赵敏曾逼问小昭来历,导致小昭对赵敏产生敌意,以为赵敏对自己图谋不轨。
后来谢逊无意之中揭穿了金花婆婆就是圣女黛绮丝的身份,导致波斯总教要烧死金花婆婆,小昭责怪赵敏没有阻止谢逊说话。
她自己都没能阻止,赵敏如何阻止?
赵敏发誓说自己如果有意加害不得好死。后来也全力帮忙救金花婆婆。
赵敏虽然怀疑小昭的身份,却并没有利用这一点对付她。
聪明的小昭这时终于明白了,赵敏是一个敢做敢当,光明正大的人,且没有把自己当作敌人。
后来小昭就跟赵敏摊牌,即使张无忌娶你,我还是想做他丫头。赵敏也并没有出言反对。
对于赵敏而言,只要张无忌喜欢的是自己,她是不排斥小昭待在张无忌身边做丫头的。
所以,金庸所说的二人一起去波斯找小昭是可能的。
周芷若却容不下小昭。
四女同舟时,小昭说自己是侍奉张无忌的丫头,殷离念叨着小张无忌,赵敏更是在几个情敌面前大胆说出自己的心意,三人都是在明处,各凭本事,公平竞争,只有周芷若是在暗处,不动声色,深藏不露。
这种暗地里的敌人最危险,是能感知出来的。
周芷若也真的是如此,暗地里卯足了劲儿打压情敌。小昭虽然隐瞒身份,有自己的秘密,却没有害人之心,而且她为了救张无忌和大家,去了波斯总教当教主,是有恩于大家的。
周芷若却跟张无忌说小昭心机深沉,自己是个老实巴交的傻白甜,比不上小昭万一。
小昭其实都算不上对手,而且她远走波斯,不构成威胁,但周芷若仍然容不下她,在背后说她坏话。
这种情况下,张无忌只跟周芷若一人在一起。
综上,张无忌和四女最后的结局有三种可能。
张无忌和赵敏在一起,同生共死。
张无忌、赵敏和小昭,主仆三人在一起。
张无忌和周芷若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