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迎新春。”窗外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正向神州报告一个惊喜的消息:新年到了!
是啊,从腊月开始,便有大批陆续返乡的人群归来,小城的车辆忽然多了起来,街上的人流更显密集了许多,只为这一年一度的过年,只为这激动人心时刻与家人的团聚。
城区的街道两旁挂满了红红的灯笼,打扮得明艳照人,如那要出嫁的新娘,公园的银杏树也穿上了炫亮夺目五彩斑斓的衣服,夜晚更如一个星光璀璨的大舞台。
等待着,期盼着,盼着这一天的到来,过年成了那张早已买好的车票,过年是除夕夜母亲精心准备的那桌丰盛的菜肴,过年是归心似箭阖家团圆的日子,过年更是父母热切期盼的守望!
记得我们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年。只有过年才能吃到香飘满村的猪肉,即便经济条件再差的人家,父母也会在这一天满足孩子们的味蕾要求。
一年的忙碌,盘算着一年的收成后,父母尽可能地让孩子们在过年时穿上新衣服。除夕的晚上等着分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糕果,也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那油亮亮的纸包,打开来便是诱人香甜的油果子,还有甜甜酥酥的白色糕点,每一薄片的糕点中间还会夹上红绿相间的夹心。
分到手里的这一份糕果,会小心地塞到枕头底下,一是担心被哥姐偷吃,二是母亲不停地嘱咐说,要等第二天早上刚醒的时候吃一片,才可以开口说话,寓意是步步高升!
于是,头枕着香甜味糕果的油纸包,美美地进入了梦乡。
过年,成了孩子们期盼得到的那身新衣服,过年也是那包飘着香甜味糕果的油纸包,过年更是盼着得到那一角两角压岁钱的期待。
当中央台的第一场春晚播出的时候,家里因没有电视,哥哥们是跑到一公里外的小镇粮公所看的。看完春晚的哥哥们,回来后意犹未尽,还在高谈阔论晚会的精彩节目,吵醒了熟睡中的我,也好奇地竖着耳朵听着,对春晚也多了一份莫名的好奇与憧憬。
如今,从春晚举办已经三十多年了, 几乎每年从未间断过,节目也在不停地更新,与时俱进,一些动漫的、高科技的技术与设备也融入了春晚文化中。
春晚仍然是数以亿万计海内外观众瞩目的节目,但却少了小时候的那份期盼,多了一份挑剔与评判,不过更多的还是给家庭带来了欢乐的笑声,一家人围坐电视机前,吃着瓜子花生点心水果,喝着清茶牛奶饮料,窗外是绚丽的烟花直冲云宵,室内一家团聚的其乐融融。
最开心的是与节目互动,开奖抢红包,参与者几乎都能在红包雨中有所收获,孩子们抱着手机也没有了困意,一边守岁一边抢着红包,直至晚会结束,凌晨放完鞭炮才肯上床睡觉。
过年,这个古老的节日到来之时,家家都会忙碌置办年货,蒸馒、蒸鸡糕、油炸肉圆、腌制鱼肉囤积年货,除尘祛垢,洗刷掉尘封的过往,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对即将到来的新年充满了更美好的期待与憧憬。
除夕祭祀祖先,民间还有“要得旺,敬祖上”的说法,儿孙们都来跪拜祖先的牌位,承接祖先的能量,祈求祖先的护佑!
“百善孝为先”大年初一,带着孩子们给健在的长辈磕头拜年,也是弘扬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在孩子心中种下尊老敬老爱老的美好种子,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红红的大灯笼悬挂于小院的门口,长长的红对联张贴于大门上,一派喜庆祥和的愿景。上千响的鞭炮犹如一条红红的长龙,燃放后撒落一地的芳华,随风飘起的红碎片,在风中起舞,在明媚的阳光中跳跃,最后沉寂于大地的怀抱,弄醒熟睡中的小草。
有人说,如今的经济条件好了,年味似乎更淡了,少了我们小时候的那份盼吃盼穿的憧憬。我要说,物质条件已经富足的今天,年味其实没有淡!反而更浓了!透过智能手机屏,在外的儿女可以每天与父母视频聊天,告知具体的行程,可以看见家中的一草一木的变化,更增添了心头的那份思乡之情。
远在海外的学子,过年更是牵动着那份魂牵梦绕的情结。空间距离已经不再遥远,流量、航班等现代化先进设备足可以解决一切,两小时前还在寒冷的北方机场候机,两小时后便已经飞到了四季如春的南国,开心地与家人团聚了。
浓浓的年味,浓浓的亲情!平常忙于工作,忙于学习,忙于奔波,很少回家来看看,家人间也很少互动见面,只有这过节时才得以放松下来,才得以有时间团聚一起叙旧问安,才得以与年迈的父母叨叨家常,看着他们乐开花的笑靥,也抚慰了他们那颗牵挂儿女的心,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吗?
年味,是家乡小路口父母驻足的远望,是草锅炉火红焰焰的火苗,是兄弟姐妹手足的亲情拥抱,是不远万水千山赶回的期盼,更是那一桌丰盛团圆的年夜饭。
祝愿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富强,国泰民安,华夏儿女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