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查德耶茨笔下有这样一些独特的人群,性格孤僻的学生、将要结婚的情侣、古怪的老教师、肺结核病人、爵士钢琴手......他们生活在奔流行走的人群中,他们和其他的人没什么两样,他们是每一个人,他们内心存在着一种共同的特质,名叫孤独。
孤独,在英文解释当中的含义是一种无法同他人甚至亲密的人交流的不愉快的感受。在交流日趋方便的今日,退一步说在理查德耶茨生活的标榜着“焦虑时代”的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在交流的便捷性上应该已经不存在阻碍的问题,那么,真正让人感受到孤独的,是由内而外的心灵距离,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质。
理查德耶茨终其一生都在描绘着人们的生存困境,特别是美国50到80年代中下层的人民的艰难生活,他们时常感到孤独、困惑和悲苦,而他自己的一辈子正是他所描写主题的真实写照,幼年时期家庭生活并不安稳,三岁时父母离异,恰逢当时美国经历大萧条时代,大部分人都失去了工作,失去了经济来源,靠着政府极少的救济金艰难度日。青年时期受海明威的影响参加了军队,二战期间在法国和德国服兵役,然而不幸的是,在军队的生活中感染了肺炎,在以后的生活中落下了病根。回国之后同妻子结婚,却因与妻子感情不合在1959年正式离婚。此后许多年,他都是孤单一人生活。生命中的最后一年他在波士顿。居住条件极为寒酸。
在《十一种孤独中》,一位“南瓜灯博士”的登场描写了一个新来转校生的困境。主人公叫文森特,来自纽约的不太富裕的寄养家庭,从小一直在孤儿状态下长大,靠着福利署发放的福利艰难度日。不善于交际的文森特在普莱斯小姐好心的建议下让他主动地同他人打交道。在一周一节分享课上,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同学非常善于讲故事,博得了大家的兴趣;有的同学口齿比较笨拙,总是成为被大家嘲笑的一个。轮到文森特了,文森特却在分享会上同大家说了谎,于是电影《杰凯尔博士和海德先生》变成了《南瓜灯博士和海德先生》,一个谎言,让文森特和大家的距离越来越远。
普莱斯小姐是一个热心肠的老师,她非常关心新来的文森特的学校生活,因为担心他不能和班级里的同学相处融洽,在午休期间总是来教室里单独陪他,和他说说心里话。对于他早晨做的分享,她很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希望文森特能够做一次真实的分享。文森特听在耳边,却并没有做任何反应。
吃完午餐,他走到了学校的角落无所事事,突然发现自己口袋中有一支粉笔,便拿出来在墙上写下了自己想要骂人的脏话,途中被同学发现了。文森特的举动让同学都很吃惊,而这件事再次让普莱斯小姐得知,她需要同文森特再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
普莱斯小姐没有劈头盖脸一顿臭骂,她这次扮演了一名朋友的角色,告诉文森特自己对他的行为有多么失望,多么伤心,进而表达她不希望文森特再做出相似的举动。文森特并不是没有任何反应,他起先眼里噙着泪水,最后把头垂得更低了。
文森特走出了教室,几个同班学生见到他凑到一起迫切询问普莱斯小姐对他做了什么。文森特并不适应同学对他除了“文森特”的称呼,他再一次习惯性地撒了谎,他表示普莱斯小姐用尺子打了他,这让同学们非常意外。不巧的是,在回去的路上他们正好碰到了普莱斯小姐,她温柔的问候让在场的同学们意识到文森特又撒了谎,这让他们感到气愤。文森特被推搡了几把而后被同学们嫌弃地离开了。故事结尾,文森特自己又走回了学校,拿着粉笔画了一个普莱斯小姐的裸体。
结局仿佛戛然而止,停留在一幅裸体画的画面上;却又在意料之中,一个人想要改变另一个人几乎是无法达成的。在故事中,文森特的境遇是孤独的,表面上得到了老师的关怀,在同学之间也有口头上的交流,但所有的声音仅仅是一种声波在耳膜边的震动,他的内心是没有被触动的。他是一个爱说谎、讲脏话、孤僻的少年,经过了老师的热切关怀之后,他依然爱说谎、讲脏话、孤僻,甚至最后再一次用行动伤害了“关怀”他的老师。其实,仔细想想,除了文森特,老师的“关怀”行为也并没有同文森特建立起有效的连接,在他们的谈话中,老师总是处于一个单方面的输出状态,虽然文森特偶尔有相应的反馈,但从他后来的表现来看根本没有在他内心中掀起任何波澜,从这个角度说,老师也是在自说自话,无法真正站在文森特的立场和角度去理解他,反而想让他改变成自己期待的模样。
至此,主人公便以孤独的姿态收场,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其实看完这篇故事之后特别想为故事想一则后续,如果老师后来看到了她的裸体画,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有可能会意识到学生思想扭曲的严重性,耐心且坚强的老师会花更多的功夫去了解学生的童年经历以及现如今家庭生活状况,从而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通过时间上的磨合与积累,我想文森特会被感化一些;而也有可能他的做法彻底伤透了老师的心,老师在此放弃了对文森特的感化,让他在班级里自生自灭,继续自己的教育方式,文森特依然是一名举止怪异的少年,而老师依然在用把自己感动的方式感化他人......所以老师对于学生的引导更重要的是在他人格三观形成过程中起到正确导向作用,也许会挽救一名失足少年。
不过耶茨的结局我更认为是常态,不论是在当时他所处的“焦虑时代”的美国,还是现如今,焦虑的心态让人们无法再深入去了解事物的本质以及一个人的心灵,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利益层面,心与心的距离会越来越远。
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却也是一个已经被普遍无视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