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自己今年计划之中的,但一直没有被提上日程。非常感谢这次的共读,让本次的计划得以执行。很感谢你们,感谢自己。
看到这本书的书名,一直以为内容与情节会和《偷影子的人》相似。当看完这本书的简介之后发现,并不是一回事。它不像《偷影子的人》那样,讲述了一个小孩子的心事,反而是上升到了爱情的高度进行描述。
其次,本书通过书信的方式进行描述,有点类似自传。作者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来展现了维特的烦恼——对绿蒂爱而不得。
个人觉得,作者将维特对绿蒂的情思刻画的非常细腻,通过一些细节进行了详细的表达和铺垫。
比如:(在舞会上)“如若我有权要求她,我会要她只同我一人、不同其他任何人一起跳华尔兹,即便为此我惨遭毁灭,也无怨无悔........先前我带来放在一旁的橙子仅剩几只,倒是起了止渴的奇效。出于礼貌,绿蒂不住地让邻座一位不知谦让的女子一起品尝,每递给她一块橙子,我的心都像是被针扎似的难受。”
“一个人把自己栽种的卷心菜端上餐桌时那种最淳朴无邪的快乐,还不仅是卷心菜,还有那些他栽种时候的美好的日子,美丽的早晨,浇水时候的可爱的黄昏,看着菜蔬不断长大的快乐。”
“就因为她(绿蒂)的眼睛在他(家仆)的脸上、面颊上、外衣纽扣上、衣领上停留过,使我感到这些东西全都那么神圣,那么价值不菲!”
...........
这些简单、朴实的文字,没有太多的渲染与夸张,就像是我们身边的一些琐事,很生活化。它使我感受到那份浓烈的爱情,在我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散,感触至深!就像醉酒一般,即痛又喜。以至于,我想要将这份感觉通过我的心、我的文字描写出来,我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将这种感觉封存起来。
尽管,小说的结局不是很美好,但作者的笔触已经深深的触动到了我的内心,它将爱情的那份无私与高尚刻画的非常完美。
有人说,悲剧比喜剧更有力量,更容易打动人。
就如读完《穆斯林的葬礼》之后,哭了好久,难受了一周,才从中解脱出来。但即便如此,也并没有影响我对悲剧的热衷,反倒又多了几分热爱!
周国平曾说过:“就算人生是出悲剧,我们要有声有色地演这出悲剧,不要失掉了悲剧的壮丽和快慰;就算人生是个梦,我们也要有滋有味地做这个梦,不要失掉了梦的情致和乐趣。”
读完这本书之后,它的悲剧结尾并没有影响我对爱情看法,让我对爱情失望,反倒激起了我内心对爱情的渴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