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无聊的翻着朋友圈
手指迅速的滑动,看了满屏幕的广告,更加无聊了
我没有屏蔽朋友的习惯,总觉得既然加了好友,不管熟不熟,总应该给予相应的尊重,毕竟哪怕是微商,销售,在满满的广告中,偶尔也会穿插些生活日常,心情分享
我也没有修改备注的习惯,从微信名/微信头像/朋友圈,其实能看出这个人的很多信息,以及状态变化。当然,像我这种万年不改的例外。不过这也导致那些泛泛之交的朋友,没过多久就忘记了谁是谁
但偶尔在朋友圈看他一个陌生人的生活分享,突然回想起当初加好友时的情形,也是一件挺有趣的事。哪怕仅有一面之缘,一两句交谈后便无交集,想起来也有挺多回忆
生活就是这样,会和很多人相遇,也会和很多人走散。但只要在你生命里路过,就必定会留下痕迹,哪怕只是一个你都记不清楚的微信号
艾莉就是我在长滩旅游的时候认识,当时和女朋友去长滩玩,因为都是她做的攻略,我只是负责拎包和刷卡,所以到了当地,除了玩,就是机械式的跟着地接行动。
因为没有跟团,所以并没有像旅行团一样,都是中国人一起。相反,除了地接一些蹩脚的中文外,大部分时间都是连比划带说的跟当地人交流。而艾莉和她老公碰巧也是来这度蜜月,行程跟我们类似,也是找了当地的地接团队进行的自助游
我们是在一家海鲜市场认识的。当时我正操着荒废多年英语,跟老板讨价还价。艾莉也正好路过,原来他们也在这边上的海鲜餐厅吃饭。这家店是允许游客自己去市场挑海鲜,然后帮你加工的,类似盒马赚一个加工费和服务费
看见我手足无措的样子,艾莉很主动的走了过来,“你们想买什么,我们也要买,一起买好还价”。原来他们也是过来挑海鲜的
因为我从小读书工作都在杭州,除了出差,很少往外地跑。那一刻我是深刻体会到什么叫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在长滩的第二天,终于和女朋友之外的人用中国话顺利交流。简单交流的两下,也就熟了
原来艾莉是初中英语老师,难怪英语说的那么6。两边都顺利的买到了自己想吃的海鲜,回到店里很自然的做到了一桌
边聊边等待海鲜加工,聊的都是自己的工作,生活,第一天的游玩活动,后面几天的计划
一顿饭的时间,我们已经成了很好的朋友,并约好后面两天都一起行动。出门前觉得跟女朋友单独出去旅游,是一件很浪漫的事。但实际情况就是,玩的时候有集体时间,休息的时候又有私人时间,才是最棒的旅游体验
4天的旅游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们要回国了。艾莉他们因为是蜜月游,所以还要多呆几天。走之前我们互相约定要保持联系,以后有机会再一起出来旅游
然而毕竟不在同一座城市生活,除了后面几天他们陆续发来一些吃饭,旅游的照片跟我们分享外。渐渐的也就不聊天了,直到我们的四人旅游群再也找不到了,也渐渐淡忘这个朋友了
今天偶尔翻到她的朋友圈,是在分享关于老师给家长布置作业的讨论。我才想起了这一个做了三天,以后可能再也不会有交集的朋友
其实不用刻意去联系,刻意去想起。不经意翻到她朋友圈时,那种恍然大悟后陷入一段回忆的感觉,也挺好
很舒服,很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