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是渴望长生不老者的梦想,可是从古至今,上至君侯将相,下到普通百姓,又有几人做到。相传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后渴望长生不老之药,便派徐福带着三千童男童女到海外寻找仙山,没想到一去不返。
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繁多,千差万别,但是,大自然在创造万物时,给每一个生命个体捆绑一个诅咒,那就是生命。所以说,生物不同,生命的长短也不同。所谓浮生如梦,有的朝生暮死,有的不知朔望,有的不知寒暑,也有的经历百年,千年生命依旧。例如,有的虫类朝生暮死,有的生命不过一月,蜜蜂的生命亦不过一年,狗,马,牛,羊,鸡等的生命不过短短十来年的光景,人的生命也不过百岁春秋。让我们感叹生命如此短暂,真是人生如白驹过隙,如朝露,何其短也。
生命的规律,生生死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李白曰,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自然的规律,人是爱莫能助的,虽然有人定胜天的词语,也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无奈。
那么是什么东西在控制着生物的生命呢?
根据目前的科学所知,是一种叫做基因的东西在起着作用。那么什么是基因呢?所谓基因,是一个外来词,按照科学的定义,基因(Gener)是指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或RNA序列,也称为遗传因子,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所谓DNA,是指生物体内的一种核酸,叫做脱氧核糖核酸;RNA叫做核糖核酸,它们的基本单位叫作核苷酸。
核苷酸的化学组成共有三个部分组成:
1, 一个戊糖分子。
2, 一个磷酸分子。
3, 一个含氮的碱基。
含氮的碱基又分为嘌呤和嘧啶两种类型。嘌呤的碱基又分为腺嘌呤,用A表示;鸟嘌呤,用G表示。嘧啶的碱基又分为胞嘧啶,用C表示;胸腺嘧啶用T表示,尿嘧啶有U表示。这五种碱基都是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只不过是它们的排列的位置不同,它们的排列方式按如下的规律:
A-----C
G-----T
A------U
如上的排列组合可以形成亿万个排列方式,生物的基因信息就包含于内,同样控制着生物的生命长短的基因就包含在整个基因之中,它存在于生物的称为染色体中。
人类认识基因有一个发展过程。1866年,奥地利学者G.T孟得尔在做豌豆杂交的实验中发现了控制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基因,开始了研究基因的先河。1910年,美国的遗传学家兼胚胎学家T.H穈尔根,用果蝇作实验,对基因作了更深入的研究,遂获得了挪贝尔医学奖。1944年,O.T埃弗里等证实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因子是DNA.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生命基因控制着生物的从生到死的时间,不包括非自然死亡。那么它是怎样控制生物的呢?我不能确定。
因为不同的生物的生命长短不同,所以控制它们的基因也必然不同,那么它们的区别又是什么呢?科学还无法确定。
生命的基因能不能像钟表一样,可以调慢呢?将来科技发展到一定水平应该可以做到的。
曾经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一个小男孩七岁已是鹤发童颜了。为什么呢?据说是控制他的生命基因变异到加快了,所以他的生命周期就变短了。既然生命基因可以变快,就可以变慢。假如能够变慢,那么人类长期渴望的长生不老的梦想不就实现了吗?
把生命基因调慢固然是人类的梦想,但也有一些问题要科学的处理。
假如从类的生命基因可以调到800岁,而童年期占150岁,老年期占200岁,那么人生的壮年就损失了350岁。
我们需要的是童年期和老年期更短,就如生命基因没调以前的一样,把青年,壮年期更延长些,这是人们所需要的,才能充分享受人生的长寿的乐趣。
这种情况会对社会产生一些问题,人类的生命延长,而新生代照常出生,势必造成地球上人口的膨胀,所以人类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才能把长寿与资源的分配处理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