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年度恐怖片——升学季,已在全国各地陆续上映。无论是孩子入园,还是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每一环都撕扯着无数家长的心。
为了能让孩子进入心仪的学校,很多家长已经开始摩拳擦掌,给孩子报补习班,打点关系,每一步都是烧钱的节奏。孩子就像是战场上的士兵,能走多远,取决于家长的“粮草”是否充足。
浩轩今年2岁多,正准备上幼儿园,预计私立幼儿园每月花费在4000以上。而这些年上早教,浩轩爸妈已经花费了2-3万,将来还想送浩轩去重点小学,择校费保守估计需要7-8万,这让生活在一线城市、身为普通白领的浩轩爸妈感到压力山大。
孩子从入学到高考,补习班的费用是无底洞,将来上大学的花费更是难以估量。也许你当年上大学只花了几万块钱,看起来小菜一碟,但如果按照每年5%的通胀,将来孩子上大学的花费可能就是几十万乃至上百万。
高昂的教育成本,让人望而生畏,这也让很多打着教育金储蓄的金融产品在市场上热销。当然,有些家长可能会选择更加激进的方式如买股票炒楼,或者求稳妥干脆存银行,这些方式合适吗?我从理财的专业角度帮大家剖析一下。
昏招一:存银行
很多70后、80后朋友都有这样的经历:小时候拿到压岁钱,爸妈会说,“先帮你存着,等你以后上大学用。”
其实,存教育金的观念很早就已经在我们父辈的意识里生根发芽,只是那时国内金融市场还未兴起,存银行是他们唯一的办法,这也是最传统、最普遍的理财方式。
在父辈那个年代,存银行其实是合适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没有别的选择。另外,当时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是非常高的。你们可以回去问问爸爸妈妈,在90年代初,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可以达到10%。作为无风险资产,这个年化收益率是相当不错的。虽然,当年通胀也高达两位数,但是教育的通胀很低, 国家还补贴大学生的学费和生活杂费。
但到了今天,我们都知道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低于3%,而物价和学费却在节节攀升,所以钱放在银行等同于贬值,单纯依靠这种方式是无法完成我们的教育金目标的。
昏招二:高风险投资
既然存银行不划算,有些朋友开始将资金用于炒股炒楼,用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方式来解决孩子的教育金问题。
那这种方式的弊端又在哪里呢?
首先,风险与收益是并存的。如果有人跟你说,我有一个高收益的产品,但是风险很低,那一定是骗人的。世上不存在高收益低风险的产品,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否则,金融机构就完全不需要研发产品,用自己的资金不是利益更大化吗?
其次,教育金储蓄的兑现,在时间上是不可更改的。如果你把钱都用于炒股炒楼,试问,你怎么知道自己孩子读大学那一年,股市是在2007年还是2008年呢?你又怎么知道那一年,房价是在美国次贷危机前还是次贷危机后呢?难道要和孩子说:“儿啊,现在股市低迷,套住了,要不咱明年再上大学?”还是说:“目前房地产行情不好,房子脱不了手,等房子一卖,咱就去交学费?”
如果只是普通投资,你大可以在风险承受能力范围内选择收益更高的方式,但在教育金储蓄上,这种方式是非常不可取的。
昏招三:教育金保险
现在孩子一出生,保险代理人就能通过各种方式找到你,“给孩子买个教育金保险,既能给孩子保障,又能帮TA存上大学的钱,实在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其实,我已经在过往很多文章中阐述过,教育金保险是保不了教育金的。
若干年前,我还在从事精算工作时,就参与过教育金保险产品的设计。目前,国内所有教育金保险的产品形态,都是以分红险为主,再配以固定的返还。返还金额一般有特定的指向,如孩子的高中学费、大学学费,或创业金等。
以“小太阳”教育金保险为例,十万元的保额,等到孩子上大学时,每年返还2.5万。25岁时给孩子一笔5万的创业金。总保费约八九万元,平均每年才四五千,看起来是一款不错的产品,但我从来没有购买过这类型的产品。
教育金保险是个伪命题
教育金保险的主险是寿险,而孩子是没有寿险需求的,寿险应该只给大人买。因为寿险的用处是当不幸来临时,我们可以继续为家庭提供财务支持,而孩子本来就没有家庭的财务责任。 说句理性但不近人情的话,如果孩子没了,你要教育金做啥?所以说,教育金保险就是个大忽悠。
教育金保险的收益太低
国内这类保险产品的分红收益非常低,与储蓄收益相差无几,大概在3%上下。讲真,这样的收益率,还不如存银行,因为它根本无法对冲通货膨胀,甚至还丧失了流动性。万一资金紧张,中途退保还要承担损失。唯一的好处就是强制储蓄,让你为孩子未来存一笔钱。
昏招四:忽略保障
近年,重大疾病呈低龄化趋势。据统计,我国大约有3亿14岁以下儿童,平均每1万个儿童中,就会有1个恶性肿瘤患儿,且发病率正以每五年5%的速度上升。
统计数据是冰冷的,但降落在每一个家庭,灾害程度都不亚于原子弹。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一旦患病,父母往往会全力以赴。一旦孩子遭遇不幸,别说教育金,父母为救孩子倾家荡产都有可能。
所以,给孩子存教育金前,我建议保障先行。而保障的配置原则,需要遵循“家庭支柱优先”,也就是说要先给大人配齐,再给孩子配。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归根到底,你的健康和收入来源不中断才是孩子最大的保障。试想,如果你不幸遭遇意外或患病,收入来源永久中断了,或者说还要消耗家庭的资金储备,孩子的教育金又从何谈起呢?如果你的资金足够多,即使孩子患病需要医治,你也有能力支付,不需要借钱。所以,给家庭配置保障,需要遵循“先大人,后孩子”的原则。
孩子教育金的储备周期是漫长的,可能长达18年。在这期间,自己和家人所遭遇的任何一场意外,都可能给家庭的财务带来致命冲击,让你为孩子储备多年的教育金瞬间蒸发。所以,要想顺利实现教育金储蓄目标,你需要先为自己和家人做足保障,规避教育金漫长储备周期所面对的非金融风险。
有些家长盲目乐观,对风险感知不强,光顾给孩子存教育金,却忽视了自己和家人的保障,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
隐藏昏招:活在当下
还有一些朋友,沉浸在新派的教育理念之中,迷信微信上的鸡汤文章,认为快乐教育就是要多带孩子出去旅行,这样陪伴孩子才是最好的爱。
一提到存教育金,就说自己没有钱,或者觉得谈钱一身铜臭,根本不作打算。
我绝不是反对多陪伴孩子。陪伴孩子,言传身教,绝对是为人父母的责任。
但是不要忘记,作为父母,为孩子的教育做储蓄投资,也是我们应有的责任。
无论是带孩子四处旅行,还是送孩子去各种辅导班、培训班,我们的目的都是想将孩子培养成才。然而,如果孩子在我们的精心培养下,踏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舞台,而我们却无法提供足够的财力支持,这最终会不会给我们和孩子带来遗憾呢?
有些朋友可能会说,孩子难道不能自己考取奖学金吗?我的看法是,孩子出色,我们自然欣喜,但是我们不应该将财务责任甩给孩子。试想,如果孩子将来拿到了哈佛的录取通知书,却没有申请到奖学金,最终因家庭财力不足而与名校失之交臂,你难道不感到遗憾吗?
昏招拆解完了,真正的教育金规划路线图应该是怎样的呢?
1.确定目标,厘清未来需求。你要问问自己,将来是希望孩子在国内上大学还是留学,上普通学校还是名校?
2.了解费用现状及学费走势。如哈佛的学费目前是4年20万美金,那到孩子上大学时大概是多少?
3.梳理家庭的财务状况。当前的收入、支出,以及每月能有多少结余。
4.制定合理的家庭风险保障方案,规避教育金漫长储备周期所面对的非金融风险。
5.对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评估,确定合理收益率。
6.根据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解决怎么存的问题。
7.在家庭财务状况与风险承受能力之间,调适出一个合理的方案,并马上行动。
最后讲个我身边的故事。在儿子的家长会上,我认识了一位姓陶的家长。他拥有美国戴维斯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学位,2007年回国发展,现在一家跨国公司担任高级工程师。
从孩子两三岁开始,他就给孩子做教育金规划,每个月给孩子存1万元教育金。这一点让在场的家长感到很震惊。
我问:“你的孩子不是已经是美国人了吗?美国的孩子享有这么多的教育资源,还有必要存这么多?”
他说:“你错了,如果孩子将来要追逐自己的梦想,还需要有额外的教育资源投入。”
他分享了自己的真实故事。
1995年,他刚到广州中山大学学习不到两个月,就收到国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遗憾没有奖学金。
父亲倾尽所有,凑齐了首年学费,将他送往加州留学。临出发前,还给了他1400美金生活,愧疚地对他说:
“仔,爸没用,只有这些了,你先用着,爸再想办法!”
那一夜,他感到自己瞬间长大了。
出国后,他戒掉了大手大脚的花钱习惯,开始做零工挣生活费,日子过得相当清苦。
“至今记得,我曾经在三藩市的一家小餐馆门口来回走了三遍,犹豫要不要花1美金买个烧卖做零嘴!直到最后,我还是忍住了没买,因为按当时汇率,1美金相当于9块钱人民币!那是父母在国内的一顿午餐钱啊!1块钱难倒英雄,说得有点夸张,但钱真的难倒了我。”
在选专业时,他的内心也挣扎过。他的妈妈是制图师,从小就送他去学画画,原本成为像贝津铭一样的建筑设计师是他的梦想。但是,要在三藩市学建筑设计,花销是高昂的。SAN FRACISCO ART SCHOOL是一所很有名的私校,学费比其他公立学校贵一倍,学建筑设计还需要花很多额外的钱,比如做作业制作模型每次花费需要1000美金以上。且要在建筑设计上有所成就,并不乐观,不像电子工程专业,硅谷有大量需求。迫于经济压力,他最终选择了电子工程。
"有钱的话,也许命运会完全不一样”,他笑着无奈地说。毕业多年,尽管收入颇丰,但他坦言,自己并没有从专业和工作中找到快乐,感到很遗憾。
“我希望我的孩子可以学自己喜爱的东西,她比我幸运,我可以支持她的选择。
我一直都忘不了爸爸愧疚的样子, 我很感恩我爸, 我知道他已经竭尽全力了。 但是,我,绝不要用愧疚的样子面对我的妞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