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跑马之前很多不安。
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也不懂得拉伸技巧,对于马拉松知之甚少,撑死了最长跑过的距离是30公里。
整个过程中,我唯一做了的准备工作就是在跑马1个月之前,保持每天跑30分钟左右。
那段时间长沙一直下雨,健身房又离我家远,很多时候我就是在走廊上来回跑,边跑边在心理跟身体对话,1个月之后你就要跑马拉松了,要做好准备啊!
当时,也不确定这家样到底有没有用,只是心理隐约觉得要这么做,
现在想来,能够完成首马,和每天走廊上那30分钟的慢跑有莫大关系,时间证明了每天的坚持有用。
在跑马群里,之前就有大神告诉我,跑马拉松,不在于一次跑多远,而在于每天坚持跑,持续很重要,这话我倒是听进去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每日慢跑正是为了某日长跑积蓄力量。
完全没有跑步训练的人,即使跑完了,身体也会有很大影响,而长期练习的人身体已经习惯便能很快恢复。
假如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我们想要精彩的完赛,需要做的其实也就是每天练习,而不要想着单凭一时就取得辉煌成就。
一个多月前,在肖爷的支持下,我在自控力LAB做了一个每天晨读十分钟的事情,我的初心是提醒大家读写不分家,写作的同时坚持阅读。
昨天有朋友问我,是不是每天真的只花了10分钟,其实不止,每天大概会花15到20分钟的时间,但不会低于10分钟。
这里面最关键的不是时间的长短,而是坚持每天读。
今天,我在群里发了一句话,每天十分钟,学习一个观点,践行一个观点,十年以后,也许我们就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有些事情不能只看当下有没有收获,我们需要把时间拉到未来更长来看,才能看得更全面客观。
比如,每天10分钟阅读,一年是3650分钟,10年是36500分钟,再除以每小时60分钟,得出600多个小时,再除以一天24小时,一共是25天。
这25天是不吃不喝不睡不玩,纯粹阅读的时间,总可以能有点能收获的,总能改变一点点东西。
有人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候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做一件事情也是。
如果你有想做的事情,有想培养的爱好,不妨每天抽出10分钟,谁知道10年以后,会开出什么花结出什么丰硕的果实。
而每天腾出10分钟对你不会有太大影响,重要的这对10年以后的我们会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在我小时候,邻居家有一位老爷爷,他爱好书法,读小说。
当别人觉得在无聊晒太阳时,他戴着老花镜在读书,当别人无所事事在家长里短时,他在写毛笔字。
从我对就对他羡慕敬佩,因为他很与众不同。
老了以后依然有一个自己的世界,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是虚度光阴。
为什么要在年轻的时候给自己培养一两个爱好,主要是为了让我们老有所依。
如果人生是一声马拉松,那么达成目标最好的方法是,每天累积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毕竟滴水可以穿石,每天跑30分钟,时间长了,就可在一天之内跑42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