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付卫平,偃师市实验高中语文教师,河南省骨干教师。爱生活,爱工作,爱阅读,爱思考,情感细腻,乐观开朗,坚持提升和完善自我,坚持赏识和励志教育,坚持做正能量的传播者,坚持以微薄之力影响身边的人和事。
鸟语花香、万物复苏。在这春光明媚的美好时节,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却发生了一件让人不寒而栗的凶杀案:一个特优班的高材生李某于夜半时分将毫无防备的室友兼同班同学卢某残忍杀死,在他准备继续行凶时被同学发现。据悉,这名作案的学生成绩优秀,为人谦逊,平时不大爱说话。他作案的动机令人瞠目:最近的一次考试中,大家的成绩都比他高,被害人卢某比他多考了50多分,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遥遥领先,因此成为了他下毒手的首选对象。
赞美别人时,我们常用这组词语:“羡慕、嫉妒、恨”,程度逐级上升,感情色彩却直线下降。羡慕源于比较,嫉妒是对别人深深的认可和向往,处理得当可转化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如果嫉妒再向前发展变成了恨,局面就容易失控。当仇恨的种子在心底肆意疯长,这危害不亚于在人体内埋下了一枚不定时炸弹,害人又害己。
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自己不如同学用心,可能是方法不大对头,也可能是内心过于焦虑,也可能是根基或领悟能力的差别造成的。但他被分数蒙蔽了双眼,丧失了理智丧失了判断力,他把这一切归咎于:人家太优秀了。我想到了另外一起案件,复旦大学医学院学生投毒案。现在的高材生究竟怎么了?如果他们在下手的那一刻能想想自己的父母的辛劳和不易,想想和儿时小伙伴们的嬉戏玩闹,想想自己这些年奋斗的艰辛,想想成长中亲朋好友甚至陌生人的热心帮助,想想想过去那些美好温暖的岁月,那么他们一定会叫停自己的愚蠢行为!可惜他们没有感恩,只有仇恨,只有报复的快感。
复旦投毒案中,清楚地记得当时报道说,在被害人黄某入院特别是转入重症监护室救治期间,林某仍刻意隐瞒真相,编造谎言。看着自己的同窗在黄泉路上渐行渐远,他竟没有恻隐之心!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他的心什么做的?如果能稍微柔软那么一下,也许黄某就有救了!可惜,他的心金钢石一般,无比坚硬。 在黄某长达16天的医院抢救过程中,林某没有将真相说出来。他冷酷得如杀手,终于把同学,也把自己送上了不归路。濮阳一高的同学说,案发前李某心里压力很大,曾向朋友诉苦:“以前成绩好时干啥都行,现在电视都不让看。”因为成绩下滑的缘故,李某下课也呆在教室里学习,连最爱的足球也不踢了。这分明是“山雨欲来”的前兆嘛!可惜,他的爸爸妈妈对此一无所知,他们关注的只有成绩和分数。如果这时,他的老师和同学能发现他的异常,多一些温情和关怀多一些正面的引导和疏通,也许他就悬崖勒马了!可惜大家都没有闲工夫关注这些“与学习无关的信息”,大家都在磨刀霍霍、秣马厉兵,准备在六月的战场上一展身手脱颖而出。学生,家长和老师都在被分数牵着鼻子走。
我们不禁疑惑:他们十几年的校园生活都学了点啥呀?没错。收获的只有书本知识。分数可以证明,大学通知书可以证明,学历可以证明。但这些证件关键时刻救不了他们。他们忘了学习善良,忘了学习宽容,忘了学习爱和敬畏,忘了给自己的心留一小块感恩的空间。哪怕只有那么一点点,就足以帮他战胜嫉妒和仇恨的恶魔!可惜他们没有。救命的人参拿不出半点,害人的砒霜倒积攒了不少!
林某说,在看守所的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一直都在反思。他的良知苏醒了,他认识到了自己的罪孽,认识到了人生的不易,认识到对双方父母造成的伤害,认识到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但一切为时已晚。知情人称,抓获李某的地点为宿舍楼顶层。想必此时他的良知也已复活了吧?为时已晚!
仿佛从山涧流出的小溪流,千岩万壑一路艰辛,好不容易来到大海面前,眼看就要实现宏伟的抱负了,然而就在即将汇入的那一刻,世界突然静止了,像被孙大圣施了魔法点了定身术一般,它们与梦想再无仼何缘份,哪怕近在咫尺。可叹他们历尽辛酸,跋山涉水,但却跑得太急太快,直接冲下悬崖去了。给社会留下了一声叹息和无尽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