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里曾经开过一个亲子乐园,人家宣传主打的口号就是“给孩子最好的陪伴才是优秀的父母“。这话不假,媳妇催着我带孩子去体验,让我做一回优秀的父母。我带孩子去玩,每个项目都收费自是不必多说的,去的家长们在那个乐园里各种打卡,各种晒美食,晒娃,各种遛娃,晒各种各样的亲子活动,好像要留住亲子时光。我回来后再也没去过,因为我的特长,给孩子买了一些机器人拼装器材,抽时间和孩子做拼装。说我不陪伴孩子也说不过去,我陪着孩子参加区赛、市赛、直至省赛。对于去游乐园那件事,媳妇一直笑话我没钱自卑,舍不得花钱,不愿意融入社会。
        每周都回家,我是习惯了坐大班车。班车的特点是到点就发,不管三亲六姑有没有上车。发车准时,汽车到站也很准时。我的行程基本没有变动。和我一起在小县城上班的同事最近买车了,他常常邀请我坐车,盛情难却,坐就坐了。下车我还是照着班车车票给他付费,他也收了。坐了几次,总觉得不方便还是拒绝了,继续坚持坐我的大班车。他很不悦,我给他说了很多解释。他就是觉得我不够合群什么的,说我有点守财奴的特点。我无可辩解,随你认识去吧。
这里的一个楼盘开盘,宣传说是“丈母娘发话了,买了某某小区的房子,就去把结婚证办了”。类似的广告太多了,“买某某珠宝,给她全部的爱“,“喝某某酒才算是过年”,“某某车才是成功人士的标配“碰到这些,我都是笑笑,这些真的都不是我想要的。
我已经不止一次的听人说我小气,吝啬,我承认我是一个没什么本事或者说是失败的人,就没挣多少钱。带孩子那件事,我觉得我有我的主见,我和我的孩子有自己的私有空间。我对孩子好,孩子知道我是爱他的,我带孩子成长,他会记着我的,为什么一定要用商业化的口号来裹挟自己呢。坐车那件事,私家车确实方便,可是毕竟车里是人家的私有空间,人家小两口说说话,亲亲蜜蜜的聊天,我就是受不了。或者是人家小两口千叮咛万嘱咐的告别或者离开,我就是觉得不自在。而我坐大班车,所有的人都不认识,也没人吵我在我的座位上眯眯眼,想想最近的事情就到点了。喜欢坐火车硬座去旅行,因为不相识,没人打扰,没人干涉,我静静的看我喜欢的文章,写我喜欢的文章。不喜欢做坐飞机,那样豪华的地点继续显示自己的“窘迫”。
我的微信,朋友不多,就是一些好朋友。那些炫富、秀恩爱、晒娃、拉票、转发鸡汤、搞推销……基本上我都删了。迫于单位宣传工作的需要,抖音、微博、快手等这些软件我都有账号,我只发一下单位的信息,至于软件上其它的功能,通知我都是全部关闭,推送全部拒绝。我觉得虽有账号,但是那里是我的私有的网络空间,我不想被打扰。坚持在简书写作,就是因为这里没有商业化的广告,如果有,我立马注销账号。我取名叫“无望的坚守”,虽然看不到希望,我想留住我的这点私有空间。都说互联网时代,还有什么隐私,这话没假,我只是希望我仅有一点私有空间能被尊重,不被打扰。喜欢到图书馆里坐坐,并不是有多少知识要学,我觉得在公共空间里留出了很多人的私有阅读空间,能做的这一点,这家图书馆就会一直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