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是在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里醒来的,一夜好眠,所以今天起得很早。我们沿着海边的环形路慢跑了许久,然后边吃早饭边等酒店老板说的赶海好时间到来。
孩子们提前准备好了所有的赶海物品,小水桶、小铲子、小渔网,还有太阳帽。走在退潮后的礁石旁,孩子们比我要兴奋地多,一会儿惊喜地喊着发现了小鱼,一会儿开心地叫着捉到了小虾,一会儿又捧着一个漂亮的贝壳向妈妈炫耀,甚至小哥哥还捡到了一根长海带。
而我,不怎么在意小鱼、小虾和小贝壳,我只想捉寄居蟹。不知为何,我对寄居蟹情有独钟,每次到海边都得捉几只才算过了瘾。
或许是暑假又逢周末的缘故,今天的海边满满都是赶海人,人多货少,想要收获点有趣的东西有点困难。高律说,捉不到就算了,他可以想办法买几只给我养着玩。可是,买来的又怎么比得上自己亲手捉的呢?
于是,我擦亮了眼镜,真的是眼镜,不是眼睛。默默地找,每见到一个移动的贝壳都很激动,有的是空空的壳,有的是小小的蟹。慢慢地,捉到了一只、一只、又一只,然后就是好多只。
今天的寄居蟹很小,虽然很小,但看到它们悄悄露出的小爪子或者小脑袋,莫名觉得很可爱。手一伸,它们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缩回去,心里那点可爱的感觉又变成了欣喜。我才发觉,或许我喜欢寄居蟹,是因为它们有着孩子般的可爱,让人不忍触碰却又忍不住想要亲近。
说起寄居蟹,不由得想起它的别名“白住房”、“干住屋”。原来,为房子努力的,除了我们人类,还有寄居蟹。可是,我们的房子是靠自己的奋斗和努力,寄居蟹的又何尝不是呢?它们或积极寻找,或努力抢夺,最终获得了自己的房子,这份收获也是源于他们自己的奋斗和努力。
我一直觉得寄居蟹是有战斗力的,它们虽然停留在寄居状态,却依然热爱生活且心怀信仰。它们不固步自封,不满足现状,一旦发现更大更好的贝壳房子,就会拼了命地努力去争取。它们被迫寄居,却活得清醒,用一种积极的态度走向未来。
林清玄曾在《玫瑰奇迹》里说过“我们是寄居于时间大海洋边的寄居蟹,踽踽终日,不断寻找着更大、更合适的壳,直到有一天,我们无力再走了 ,把壳还给世界。”在时间的海洋边,我们虽是一只小小的寄居蟹,但我们抵海浪、迎海风、乘风破浪,寻找并遇见更好的风景。只要还有力量,就不放弃前行,就如我今天捉到的小小寄居蟹一样积极且警醒。
所以,别小瞧一只寄居蟹,也别小瞧偶尔失败的自己。意志坚不可摧,当我们处于寄居的状态时,也要保持不服输的劲儿头,找到一种适应的途径好好生活,保持顽强的战斗力,做一只热爱生活且创造美好的寄居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