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焦虑成为了讨论沟通中的高频词,社会空气中也多了一种焦虑的气息,为还没启动/结束的事情焦虑,为年龄焦虑,为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焦虑……
有些时候,“焦虑”可以是一个很好的借口用来搪塞一些东西,比如现阶段的我很焦虑,因为XXX未完成,所以到最后,XXX未完成,可能就是“焦虑”造成的,“焦虑”成了冠冕堂皇的理由了。可是,自己心里知道真实原因是,XXX未完成并不是因为焦虑,而是其它更深层次的东西,如方向不对、时间把控不足、个人能力不足等,用上“焦虑”作为理由主要原因是懒(因为懒得去想,所以找了它),没别的。
再退一步想,焦虑可能只是心里释放的一种信号,这种信号希望主人能变得更强,而焦虑本身似乎并不能改变什么,它能做的只是在心里给予一些暗示让我们更焦灼一点而已。
记得和一个好友聊天,内容大概是爸妈给他买了房子,自供房开始,他就不太敢换工作,就算想换工作也只敢一边面试一边继续原来的工作,他觉得自己的心智小于同龄人,这一系列的事情让他很焦虑。于是,作为两个理性与感性并存的人,我们开始讨论这种焦虑的情况,最后的结论大致为:
1、这种情况是某一个群体的共性问题,而非一个人的问题;
2、在讨论焦虑原因的时候,一开始提出的是年龄,但后续明白那是因为当下的个人能力没有匹配上年龄所需的能力;
3、想要改善这种焦虑,是需要通过持续性锻炼变得更强的,不仅是工作能力、生活能力,还需要让心智变得更成熟、更有担当。
与“焦虑”和平共处的方式有很多,亲测有效的有且不仅限于如下这些:
1、(用类似冥想的方法)静静地观察焦虑,就像静静地看着自己的心在想什么一样,在最后对“焦虑”说一声“谢谢,我知道了”就好;
2、探究一下让“焦虑”的真实原因,很多时候焦虑只是我们经历的一种情绪,或者是因为某种表象而导致的焦虑情绪,而真实的原因或许是被暂时隐藏了,针对这一个,就需要去找到真实原因,对症下药,改善“焦虑”是可以做到的;
3、持续性学习/行动,只有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并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局限于某一层次的焦虑就会被冲破,因为身心已经进步,焦虑就无法作妖了……
时间不会改善焦虑,停滞不能改变焦虑,但行动可以。而且行动的方法有很多,但前提是需要自己动起来,很多问题才能被解决。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是容易的,那就一边焦虑,一边热爱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