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携程幼教的新闻刷爆了朋友圈,又是一堆关于教师素质的讨论。我们经常说教师是灵魂工程师,大家也喜欢桃李满天下的故事。可是我想换个角度来谈谈教师这个职业。
教师岗位的素养参差不齐,其实我可以做一个推断,从能力上来说,大学优于中学,中学优于小学,小学优于幼教。这是人接受教育所呈现的表象。并且人们是期盼美好生活的,就是人往高处走,具备更强能力的人不太可能会在低端岗位为梦想服务,这是市场经济的趋利性。简单的说就是钱的问题,有些片面,但你不可否认。哪怕你在人前可以义正言辞的说不是钱的问题,但是有多少人能在扪心自问的时候确认你是为了梦想?我不排除有,我觉得大范围的人们还是认为这是一个工作。首先工作的人需要解决温饱,解决自己的核心诉求,进而才能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
当前的教师也分职称,而有一个硬性规定是你必须当满三年班主任才能评中级职称,我一个朋友每年都教重点班,可是他不喜欢当班主任,因为班主任比普通老师就多700块,而且还要付出太多,他是比较喜欢舒适区的,但是他愤愤不平的是为什么一些评了高级的教师在教普通班,而他这个初级职称的却在教重点班,这难道不是他的教学水平的体现吗?当前的评级体系是否存在问题,教育是为行政服务还是为了教学服务呢?姑且不谈他的心态是否合适,单单就这种行业现状,是否有积极作用呢?
还是这个朋友,我跟他出去的时候,我不时会说:你作为一个老师,居然……他就会很不开心的说:你这样道德绑架好吗?教师只是我的工作,我有我的生活啊。你怎么能要求我所有时间都要做好一个教师的表率作用啊?你们可以抽烟,我不行;你们可以去游戏厅,我不行;你们可以去蹦迪,我不行啊?想想也是,选择这个工作,只是因为生计,不是因为理想,我们没办法要求他在工作时间以外继续按教师的标准生活。反思自己,我们好像绑架了很多职业,医生,护士,警察,公务员,反正为我们服务的你们就要尽心。最近他学校开了家长微信群,他很头疼,xx老师,xxx今天的表现怎么样啊?xx老师,你怎么不回我啊?他还笑着跟我说,以前是打电话叫家长,现在是微信拓展了他工作范围。理性的家长还好一些,遇到一些戏精,真是哭笑不得。
我们经常会强调奉献精神,主人翁意识,但是要每个人都做到内圣外王,孔夫子都没有成功,我们只能希望所有人都往这个方向走。只是以言责人甚易,以义持己实难。就象我们很多家长,在带小孩的时候是否能做到一直不生气,不大声,不打骂?所以我们也不能从情感上去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这些素养。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疑惑我的立场,觉得我是在为那个幼教辩解,其实我想强调的是任何工作都有他的准入门槛,还有他的职业操守,缺乏监管是这个新闻最大的问题所在,而不是这个幼教从业者本身的问题。就象那句话说的,锁只防君子,不妨小人。有监察,有红线,那这个事情就不可能发生。而不是让这个幼教后悔,应该是让她更早的知道,没有后悔的机会。
那在我的工作中,那就体现在岗位职责的制订上,先小人后君子,尽量的说清楚,然后让这个岗位的人能尽量施展他的能力,尽量不做道德上的要求,比方说:今天你加个班吧?而应该转换:成我们一起加把劲,明天早上你休息一下。
对于别人只是一份工作,你不能对其抱有道德要求,而你这个职业终将成就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