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先生上世纪九十年代主持一档电台节目——《文化广场》。名为探讨文化,实则分析社会生活。十年的打磨,它已成为一颗晶莹的珍珠,抚慰过无数困顿的灵魂。后来,因缘际会,被有缘人整理成文字版的《生活十讲》。
这本书分为《新价值》《新官学》《新伦理》《新信仰》《谈物化》《创造力》《文学力》《爱与情》《情与欲》《新食代》十个篇章。
读罢此书,你会看到先生的智慧。他并没有不加选择地谈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是选取一些典型问题加以分析。高屋建瓴又细致入微,从中你会看到一位知识分子对社会的担当和思考。
先生在《自序》中说,希望当年谈的事件现象,在一个崭新的世纪,能够沉淀出一种清明。我的这篇札记,自然无法和先生的著作比肩,况且先生的思想和人格,于我而言更是高山仰止。但是,仍希望这些点滴的思考和感悟也可以沉淀出属于自己的那份清明。
这篇札记,没有附上摘抄,只有自己的思考所获。目的是在有限的篇幅中展现最有价值的内容。以下内容,便是我分篇章依次编写的。希望可以和简友切磋学习。
第一讲 新价值
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迷失自我甚而走向犯罪,最可怕的是最后还浑然不觉。对于这种现象,我们习惯了错愕慨叹,可是往往疏于思考。例如,这样的恶果是由于什么导致的?由果溯因是正确的途径。简单来说,这是价值观出了问题。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和家庭脱不了干系,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这是一个物质至上的时代,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没有清醒的判断和理性的思考,我们轻易就被物化了,被制度化了。
所以,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要做好自己。相信自己的价值,把自己而作为衡量自己的唯一尺度,而非他人。知足常乐,学会自我满足的哲学。人人珍视自己,以人文和情感为导向,找准自己的位置,各美其美。我想,这便是新价值的内涵,也是自我的救赎之路。
第二讲 新官学
面对生死终极命题,古人说,死生亦大矣。一个人出生了,是自己无法选择的事实。但是,他却有权利和义务选择如何的死。遇到死这件大事,我们的确应该慎重,否则,便是对生的亵渎。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千百年来,在官学阴影的笼罩下,无数的仁人志士选择“死”和“重于泰山”,何其悲壮,大义凛然。可是,是否还有选择“不死”和“轻于鸿毛”的可能。如果有人开始思考这种可能性,那就是思想的启蒙。只有启蒙,才能帮助我们摆脱蒙昧的状态。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官学,其实这就是思维定势导致的。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打破,不断反省,才会走出官学笼罩下的阴影,最终才会绽放美丽的思维之花。
第三讲 新伦理
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思想空前繁荣。孔子提出“为政以德”,提倡德治;韩非子提出“以法为教”,倡导法治。到了近代,又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道德和法律有着各自的优劣,不可偏废。但前提是法律的公正行,然后才是道德的辅助,二者相辅相成。
中国传统的伦理重视情感,西方的伦理重视规则。只有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能重构我们现代中国社会的新伦理。
在动荡复杂的社会中,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与世界的相处中寻找一种崇高的精神。这是变量中的不变量。
第四讲 新信仰
我们生活的时代,最大的顽疾便是思想的匮乏。作为社会个体的我们,或是脆弱无助,或是谦卑坚强,这都决定了我们对信仰的渴望。
什么是信仰?似乎很难定义,但我知道它绝非单一的唯一的东西,它是多元且变化的。信仰和知识无关,就像知识并不等同智慧。那么,信仰大概是和智慧有关,而这样的一种智慧又植根自然。
信仰诉求的是内在,一切向外的努力都是徒劳的,我们要从自身找到力量,准确来说应该是生长出力量。力量的生长需要思考,要懂得反省人性中的贪痴,正如希腊先哲的箴言“认识你自己”。久而久之,便可以洞穿人生的真相和生命的本质,也便拥有了生存的智慧。
拥有属于自己的信仰,是人世间最幸福的事情。人生于世,你总得相信些什么,或许这便是被称作信仰的东西。相信了,它不应该只停留在意识中,它应该被身体力行,这是它最有价值的部分。
第五讲 谈物化
最好的时代是什么样子呢?思想上相互制衡。允许不同的思想存在,它们都可以最大限度地展示各自的魅力,但是谁都不可能占据整个时代,它们要懂得宽容,谦卑和善良,可以和不同的思想共生,从而构建属于它们的时代。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西方资本主义中产生的社会主义,都是很有力的证明。
当今社会不断走向物化的泥淖,我们抵制物欲横流,但禁欲主义同样是危险的。就像站在跷跷板上,要平均用力,这样才能保持平衡。 推动社会的良性健康发展,知识分子责无旁贷,大众也不能隔岸观火。
第六讲 创造力
人的所知是有限的,而整个宇宙是无限的。以有限对无限,如何破解这个难题?难题决定了人类认知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既需要严谨理性的科学,又需要浪漫感性的幻想。
而科学和幻想又可以对立统一于神话。后者是前者的源头,因为后者包含了无数的可能。另外,关乎心灵的文学也从神话中诞生,当然,文学和科学和幻想必然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可以传颂千年,除了承载着宗教信仰,更是魅力无限的文学。对任何文字的欣赏,首先应该是从文学的角度出发。
提升科学和人文的创造力,使它可以源远流长,历久弥新,我们要回到古老的神话中寻找答案,探究远古人类对广袤宇宙的好奇心,开发古老幻想里的集体潜意识,然后以文学的形式诠释、记录并使之重生。
第七讲 文学力
当你和所生活的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时,才有可能产生文学,这便是文学疏离感的体现。它要求你的眼光是敏锐的、客观的,惟其如此,你才能在真假之间从容游走,而这对文学来说是尤为重要的。
文学反映人生。关于人生,突然会闪现许少年的词:一切就像是电影,比电影还要精彩。那么文学也应该在真相和假象之间凸显它迷人之处,我们也应该凭借文学媒介圆满我们的悲悯心。
可惜,如今的文学日渐式微。写作者在现实中经历着挣扎的痛苦,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赖以为生的工作中消磨掉满腹的才情。这是写作者的悲哀,也是文学的悲哀,更是时代的悲哀。
每一代有每一代的文学。它会创造自己独特的文体,感染着它所属的时代以及这个时代的人们。真诚地呼唤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
第八讲 爱与情
既然确定了爱是介入,就有了因有了果。对存在因果的事物,置身其中,便难以保持内心的从容与安静。于是,爱必然产生诸多的烦恼。但是,事实如此,任谁都无法逃脱爱的宿命。因为,它在我们的一生中是如此重要,因为,我们为爱而生。
爱的内在本质是崇高纯洁的,但却往往受限于外在繁琐的形式。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爱只有突破了外在的各种限制,才能绽放出内在的华彩。古今中外爱情经典流传至今,经久不衰,原因想必如此吧。
爱是自私的,它是占有的一种形式。可是,爱情就像手中沙,越用力,越失去。只有以无私之心经营爱情,推己及人,爱人爱物,爱熟悉的陌生的人,爱河流山川日月星辰,,爱才会脱离一己之私,才会变得广博。用无私博大代替自私狭隘,爱便得以升华,这便是爱的智慧。
对爱而言,放手是最大的获得。愿芸芸众生终将领悟爱的真谛。
第九讲 情与欲
中国自古以来对情欲总是持贬斥压制的态度的,尤其是宋代以前,更多的是理性克制,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就是典型的注脚。后来,情欲逐渐萌生,甚至是大胆的,《金瓶梅》便是一个佐证,但是被视为无耻下流。纵观整段古代史,情欲主题一直是忌讳的。
对于情欲,上层方面一直在逃避禁锢。但是,不相称的是下层方面的情欲泛滥。这令人匪夷所思,但又在情理之中。对情欲的遮遮掩掩,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由于无知,他们只能在情欲方面走向低级。
解决情欲问题,重要的是突破禁忌,让它明朗起来,用知识化解无知,这样大众反而会有一种平常的心态,或许还会因真实产生思考。
第十讲 新食代
中国古话里有:民以食为天。可见,自古以来,食在中国人心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可是,随着时代发展的日新月异,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吃饭变成了一项必须按时完成的任务,只是为了裹腹而已。在我们心中,食淡化了,物强化了。淡化了食的文化性,强化了物的客体性。
在食的面前,学会等待,用等待一朵花来的姿态等待一份美食。等待食物恰逢其时,等待精心处理食材,等待美食的诞生。倾注情感,用心体会过程的美妙,近乎信仰般虔诚。我想,这就是对“有机”这一概念最好的诠释。
愿我们可以放下匆忙的脚步,重视自然万物生长的规律,关注食物赋予我们的丰富情感,以等待的姿态展现内心对生活的赤城信仰,做新食代的新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