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对“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经济恢复仍处在关键阶段。做好2024年“三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压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强化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加强作风建设,大兴调查研究,顺应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把握好工作时度效。广泛汇集各方力量,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党中央“三农”工作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一是强支部。强化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责任,建好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级组织体系。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健全选育管用机制,优化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管理。健全基层职责清单和事务清单,持续为基层减负赋能,推动解决“小马拉大车”等基层治理问题。只有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引领力凝聚力提高了,我们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根基才能更加坚实,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才更有保证。
二是抓治理。健全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强化县乡村三级治理体系功能,推动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围绕提升治理效能,进一步完善推广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接诉即办等务实管用的治理方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机制,把矛盾纠纷尽可能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是树新风。改进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城市优质文化向乡村延伸覆盖,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增加有效服务供给。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创新移风易俗抓手载体,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强化村规民约激励约束功能,持续推进高额彩礼、大操大办、散埋乱葬等突出问题综合治理。
做好“三农”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积极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