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冬天很难得见太阳,总是阴冷阴冷的,云层厚厚的罩在头上。
清晨起床,那也是意志考验。身体不想背叛暖暖的被窝,就算醒了,也想再多呆一分钟。那一分钟是一天幸福感的开始。
小安安每天6点就醒,于是我们俩开了灯,坐在床头开始看书。看到7点,起床洗漱吃饭。
本以为这是很普通的生活一幕,和同事无意聊起时被她感慨,太羡慕你们了,还有这样的好习惯。
后来细思之,发现我习以为常是因为小安安一直很爱看书,从能握住书开始,就拿着聚精会神的看,包括我的专业书,那些纯文字的书他看得津津有味。我一度很好奇,按理说他也看不懂啊。早教老师解释说,那是因为他在研究那些字的曲线,嘿,是个爱书的小家伙。
大概是我的业余时间安排很单一的关系,我基本只运动、旅游和看书。所以孩子也慢慢养成了没事拿本书来看的习惯。他才3岁,习惯果然要从小培养。
关于习惯,不得不说惯性思维。生活中,因为习惯养成的惯性思维很普遍,而因为当局者迷,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
和先生熟识后,我发现他有时会用反问句。比如,当你问他一件事时,他的回答是“上哪儿弄去?哪有时间弄?”虽然他面容很和气,但语气里流露出一种很不耐烦的味道,让我很生气。我几次提醒他,他答应改正,但改正的过程很慢,经常犯老毛病。
后来,我见到了我婆婆。我终于知道原因了。我婆婆是一个特别特别喜欢用反问句的人。大抵是在这样的“句式”中长大,他可以把反问句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他自己却不得知,几经提醒才发现其中的不和气不友好意味。
我的一位好友也曾经在机会面前,因为他的固守坚持错过了很多很多机会。在他上大学时,他去厦门的大伯父家玩。他的堂姐以前在政府机关上班,后来辞职,做着倒卖房产和出口红木家具的生意。
在厦门的一个多月,堂姐几次带他谈生意,并把倒卖房产的操作流程等和盘托出,他也是爱动脑子的人,问了很多问题,堂姐都不厌其烦的一一作答。
堂姐可谓是白手起家,她把家里的房产抵押贷款,来买房卖房,一些高档小区她装修得很特别,专门租给老外,老外不差钱,也不赖账,生意做得省心,房租就拿来还房贷。提供给他和同去的亲戚住的是一套跃层,他心生羡慕。想着回四川了要和父母提,要买这样的房子。
于是,他回来了,带着很多思想。和父母一说,父母坚决反对,目前有单位分的房子住,虽然条件差点,但何必花钱买其他的房子,还倒卖?钱不是存在银行更保险吗?他去老家售楼部逛了逛,发现房子800多一平米(是的,那个时候的房市还不能称作房地产经济,沿海的经济起码甩四川10来年,更何况他所在的地级市),还是临湖的。后来房子一路看涨,还买不到,于是在房价3000多时,他们家终于下手了,买了一套既不临湖也不靠山的房子,毫无环境可言。
很多年后,他对这件事耿耿于怀。父母的老本还是老本,当时的几十万至少能买两套房,而放在现在只能首付了。但是20多年的潜在影响怎么会在一个月之内就被改变?虽然表面上是父母不同意花钱买,但在他根深蒂固的思想里,也是想着万一到时候不升反而降了呢,并且总想着不要太折腾。
父母的话他一直记着呢,只要平安就好,身体最重要,不要太辛苦。到现在为止,他一个月也是拿着几千块的工资,虽然也是对过去错过的机会有着种种不爽,但他似乎还在坚持这条路上走着。祈祷一切顺利,不要生大病,过着只有紧巴巴的日子,并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
很多人忌讳谈原生家庭,其实越忌讳,越不想谈,越证明这种潜移默化的存在。行为、习惯、甚至思维模式,都在相同的环境里互相交融,形成特定的难以改变的特别形式。
不过还好,通过阅读、旅游、学习,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改变这些固有模式,通过开拓视野而拥有了更多选择,通过阅读而自省,通过他人之行揣摩自己。
人生路上的修行无处不在啊,千万别困住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