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这代人,好像很多事情都处于尴尬的境界。之前网路上,也流传过很多,关于上学赶上要收费啦,毕业赶上工作难啦,结婚赶上房价高啦,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不过这些,其实都是现实生活中,可以努力克服的问题,然而我作为80后,还觉得有件事情,是最艰难的,就是与父母沟通,连接的困难。
之所以会感觉困难,原因在于80后的父母亲那一辈,多数是六七十年代的人,都经历着一段文化和物质相对匮乏的生活。在他们的成长中,更多充斥着:饥饿,劳作。关于精神世界的提升,感情的表达,几乎没有时间去思考,读书识字,也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在他们的脑海里,其实没有很懂得,如何去表达爱,有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多数80后,是被父母打出来的。以前我是不理解,为什么父母会那么暴躁,总是习惯一言不合就挥藤条,现在我明白,他们的手里的藤条,象征着学堂老师的戒尺。这就是那一代人眼中的:教育。
而到八十年代,中国的学籍教育已经相对普遍,几乎每个80后的孩子,都是在学校上过学的,除了一些确实贫困的地区。物质基础相对稳定,文化教育也逐步完善,应该说,整个中国的文化水平,在70-80的时候已经有比较大的提升了。所以80后的孩子,开始有自己的精神世界,也有更多选择的空间。但是,更多空间,也意味着,生活的路子会不一样。要创新,要追求,不再按部就班,一成不变。这种改变,对于老一辈的父母,有些是没办法快速适应和认同的。于是总会有些矛盾出现。
其实矛盾并不可怕,苦恼的是,两代人的价值体系,有很大不同,父母那代人,活了大半辈子,许多观念想法,已经固化,如果碰上些倔强的,控制欲望比较强的父母,沟通不善,矛盾就会升级为冲突。所谓棍棒底下出孝子,就是老一辈人管教的方式,他们希望,孩子们能够按照自己的"经验",过个他们认为的"安全"的生活。很多80后觉得压抑,就是因为感觉没活出个自己想要的样子来,但是,父母说:孩子,这是爱你的方式,所以,你不能反抗。确实,他们就是以这种方式来爱孩子的,即使我们感受不到。
现如今,80后也已经30岁了。父母年迈,成长阶段中的恩恩怨怨,有些爆发了,有些逐渐消退,却始终与父母,有着隔阂。很多家庭的是属于功能性家庭,就像一家公司,有老板,有财务,有员工,大家各司其职,却隐约感觉,有着楚河汉界。真正有爱流动,能够无障碍沟通的,确实少之又少。
总结一句话:虽然爱你,可是,想说爱你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