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11月我被“新世相”打败

我极少数有等孩子写作业,安安静静只想着一件事的时间。

时间每天每小时每一分钟似乎要被安排地满满地,总有一个小皮鞭在后面轻轻地抽打,抽打着我极富自尊的颜面。为了有面子给自己看,我在努力向前,或公事或家务事或关乎自己心脏的事,凡我想的都想用心做好做完。但是时间永远是一个漏斗,地球永远不停地转,只有我去追赶,无法让时间停下来。

这是我生活的状态,满满,但是心中总给读书留一个空白,每日都要读书,即使一个字也要抱着书抚摸。爱书爱书店,如果说我有什么信仰,那就是书,书给我带来的感觉就是虔诚自觉,忘记信仰从什么时候开始,总之一开始就再没有收手。

古人云: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

自律读书古语很适用,虽然我看书不系统,随心所欲,可以同时看N本书,但是几乎很少出现一日未读书的画面。即使白天没有能空出时间去咖啡馆饱饱地读,晚上睡前也是抱着书入睡的。

我曾经痛恨过自己,读书读着读着就睡着了,不过瘾还有利用书籍催眠的嫌疑,亵渎了我对书的信仰。到后来有段时间睡眠成生活第一大问题的时候,读书催眠,睡得香甜就成为自己对自己最大的犒劳。睡醒了都要再次膜拜书籍,感恩上帝。

如此我害怕“新世相”是有原因的,凡与书为友的运营方式都会对我造成很饥渴的伤害,我对新世相绝对是拿得起放不下的爱恋,与其PK,战胜了有快感肯定还会选择继续,战败了不服气肯定还会选择继续。成也继续,败也继续。书非借不可读,下单付款的当时我就雄赳赳气昂昂地向自己通牒:“读书慢不是你的错,但是包了‘新世相’,你还要用慢来庇护每一本收到的书,你就该接受‘新世相’最得意的笑。”

于是从11月开始我把一根紧绷的弦随时随地安插在碎片的读书时间中,快速读书,即使囫囵吞枣也能摸清一本书的大概的脉络。

文艺青年注定是有拖延症。

谁总结的这么酸爽的金句,比老坛牛肉面还酸爽。

带着《布鲁克林有棵树》回到家后,《布》便被我珍藏在枕头边,排在了下一本读的行列,因为收到那天我还正在阅读着东野圭吾的《祈祷落幕时》。东野的故事情节肯定是不允许我读半边的。

于是新世相第一本与我亲密接触的时间就开始了漫长的一天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孩子拿着书本在认字哦!虽然认得不多,但起码还认得几个。 今天无意中把能量诵读的录音发到朋友圈,朋友个个都点赞,还有...
    黄泳仪阅读 208评论 0 2
  • 记得年轻那会儿,风打着漩涡吹过草地,最后在墙角停了下来,唬得一只喵从墙上掉落,惊起地上玩耍的一对麻雀,这就是夏天。...
    青霜洒酒淋花阅读 214评论 0 0
  • 鸡声,犬吠声 拉开了夜色的帷幕 依稀有月光 落入了谁的梦 在这朦胧的夜色里 有人打捞着回忆 有人哭诉着别离 有人又...
    小桃不是桃子阅读 27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