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高考第一天,今年是恢复高考40年,作为一个经历两次高考的人,谈谈我的高考。
我从不讳言复读过,在1992年的安徽省望江县,文科应届生能够考上大学的凤毛麟角。那一年,我所在的班只考上一位本科,还是不太知名的安徽财贸学院。复读了一年,我仍然只以比本科分数线高8分的成绩上了一所省内师范大学。但这已经足够使我解脱,让父母放下心来。无法奢求更多,能考上就是幸运!
但是,理科生的表现就好得多,1992年,我们学校还有考上清华的,考上其它不错理科院校的也不少,文理科之间的差距竟然如此之大!这或许印证了当年选择文理科时的趋势,即成绩好的多选择了理科,这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2年后泾渭分明的结果。
提起高考,总还能想起许多当年的故事。掌管学校考试铃声的妈妈每次都在北京时间终考之后再拖延一二十秒推上闸门;监考的父亲乐不可支地描述我的一位同学在某门考试快结束时从最后一排窜到第一排抄答案的场景;还有我自己,因为紧张睡不着觉,起夜时在走廊发现一条“蛇”窜入书房,惊动父母起来找却怎么也找不到——这件事后来母亲找算命先生卜得一个灵异的解释,她深信不疑,而我认为那可能只是一条逃跑的黄鳝。至于高考结束后绵延十几年将自己惊醒的梦魇,就更不用提了,这种经历许多同龄人都有。
高考,从表面上看,可以理解成敲门砖,除了敲开大学的门,似乎没别的用处。比如,复读一年对我起到的效果就很滑稽:只有历史和数学提了分,其它几科如政治、地理、语文、英语,都止步不前,更令人无语的是英语居然降了5分,还不如隔壁学美术的莎莎,而大家公认93年的英语比92年的容易得多。上大学之后还有舍友怀疑我是托人走了关系才进的外语系。另外,作为中学语文教师之子,平时语文考试成绩也不错,但两次高考语文都只刚刚及格,这至今仍被家中两位女士据为笑柄。讽刺的是,现在我从事着英语文字的工作,业余写的千字文还能得到严苛的父亲的认可,但却不会辅导女儿的奥数了。
新京报5日刊文《高考40年,依然“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我坚信,它是父母苦口婆心的告诫,也是个人经历和阅历的证明。在单位的一次会议上,领导说,“你们现在这样,都不过拜那一次高考所赐。”这句话有些刻薄,但却真实,他在当时的语境下要传达的信息是:要珍惜曾经通过奋斗获得的平台,继续努力而不是无所作为。扪心自问一下:我们是不是远离了当年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劲头,平庸地工作和生活着。
说回到我自己,正是通过1993年的高考来到芜湖,开始埋头学习一门陌生的语言,度过4年充实、平淡、难忘的大学生活,继而借助考研混入北京,在看得见西三环滚滚车流的507宿舍的书桌前虚掷三年迷惘无措的时光,浪得硕士虚名,又因机缘巧合来到现在的单位,娶妻生女,柴米油盐,直至生活逐渐安定,奔波在内城和南六环之间,从异乡学子转化成第一代北京移民。
这一切的起点,正是1993年7月的那次高考,它是我人生中最关键影响最深远的一次跃升,以后的一切都借由这次拼搏所获得的平台铺展开来。高考,除了改变个体的命运,可能还更深刻地诠释了公平竞争和天道酬勤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