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性格?性格是怎么形成的?有哪些主要因素?性格有遗传性吗?
省略知识搬运工式的名人名言,直接亮明观点:性格有遗传性,而且以遗传为主。
为什么?因为性格是心理活动的固定模式,是由大脑组织结构特征所客观决定的,和由外在环境信号反复频繁地刺激大脑神经而习惯形成的心理活动的固定模式。
这就是说,性格的形成,由生理基础因素和生活习惯因素两个方面所决定。
其中生理基础因素指物质方面,包括脑组织的结构特征、遗传特质。相应的,如果对脑组织的结构产生影响(例如物理损伤、化学危害等),大脑的生理基础就发生了改变,性格自然就发生相应的改变。
生活习惯因素指物质运动方面,包括后天的生活习惯、环境影响等反复频繁地刺激大脑,使大脑神经回路、生化反应方式形成比较固定的模式,从而影响性格的最终形成。其中,生活习惯的形成,个人起主导作用;环境因素的影响,个人处于被动局面。但都属于反复频繁地刺激大脑,使大脑形成比较固定的反应模式,形成习惯,影响性格。
问题的关键在于,在性格的形成过程中,生理基础因素和生活习惯因素两个方面,谁主谁次。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判断,会导致对性格的认识产生截然不同的观点。
笔者认为,在性格的形成中,生理基础因素为主,生活习惯因素为辅,生理基础因素在性格的构成中占住绝对的主导地位,二者至少“六四开”,正常情况是“八二开”。
例如,重大精神挫伤、物理外伤、药物刺激等都会影响大脑组织结构,必然危及脑组织健康,瞬间改变人的性格。笔者就曾亲眼目睹过这种情况,我的一个温文尔雅的亲戚,因交通事故损伤大脑,外伤愈合后,性格变得急躁、易怒、冲动,具有明显的攻击性,甚至打骂自己的母亲。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这样的事例很多,如大病初愈的人,生理的病好了,而性格却变得抑郁寡欢、木呆迟钝。如毒品成瘾的人,健谈外向的性格很快变得沉默寡言、精神涣散。总之,大量事实证明,生理基础因素对性格的影响是致命性的。
这意味着,遗传因素作为主要的生理基础因素之一,对性格的代际影响也应该是决定性的。例如,由于领养、遗弃或拐卖等原因导致幼小时便分离的兄弟姐妹,后天的生活习惯和环境迥然不同,但性格却惊人的相似。所以,生理基础因素在性格的构成中占住绝对的主导地位。可惜的是,现代自然科学对这个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心理学对此也是熟视无睹。
科学沉默的地方,通常也是迷信盛行的地方。在近几十年一真火热的“成功学”中,过份夸大后天的人为因素、习惯因素对性格的影响,“性格决定命运”俨然成为流行格言。窃以为,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心灵鸡汤”。
其一,决定性格的因素很多,能由人为决定的行为习惯,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其二,决定命运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机遇、成长环境、偶然事变、随意的一次选择等等都可能导致不同的人生走向,从而改变命运;性格只是这众多因素之一,而且并不一定是最主要的因素。(参见《什么是命运》)
因此,“性格决定命运”是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
当然,后天的生活习惯因素对性格形成的影响,不可忽视,或说,性格具有后天的可塑性。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人生影响甚大,不良习气危害至深,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但是,后天的生活习惯因素对性格形成的影响有多大?性格的可塑性有多大?这是另外的问题,不是一码事。
由于生理基础因素在性格的构成中占住绝对的主导地位,是一个人骨子里的秉性,所以才有“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一说。至于性格中可塑的部分、可左可右的部分,恰恰是性格中非本质的、表象的部分,而性格中最内在的、秉性的部分是不可塑的、先天的、固有的、非人为的。如果人为地、刻意地去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就违背物质决定意识原理,恰恰会导致人格撕裂、心理错乱,得不偿失。
性格本身是中性的,不存在褒贬好坏之分,如内向性格与外向性格,内向者谨慎沉稳但疏于表达,外向者活泼开朗又容易冲动,各有长短,而且长短都是针对具体事情而言。抛开具体事情,就性格本身而言,内向外向无所谓好坏。
因此,我们要正视性格的先天性、客观性、物质性。
这意味着,我们要公正地对待不同性格,尤其是精神病患者、抑郁症患者、肝病患者、脑组织损伤者、心理遭受重大打击者等等,应该给予应有的同情和尊重。因为这是脑组织的问题,不是个人主观上的问题。
这意味着,我们要坦然地接受自己的性格(当然这不能作为不良习惯的借口),并充分发挥利用自己的性格。
这意味着,找一个性格认同的伴侣,真的很重要,不然,生一个性格不认同的孩子,麻烦就大了。——开个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