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学校最近在打足球比赛。由于开学初,对女儿说过,不能参加校队,参加校队会占用很多上课时间。因此女儿连班级的比赛也没报名。
不能怪她理解错了,是我没有说清楚,也怪自己自私,没有考虑到女儿的感受,让她一厢情愿的按我说的话做事。
第一场比赛,女儿班级输了。内心出现了一个想法,给班主任发条信息。对老师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说女儿小学学习过足球,后面如果有需要,可以让女儿试试,看看能不能为班级出点力。
班主任很快回复了我,说好的。下午放学女儿问我,是不是找老师说足球的事了,老师找她谈话了。
嗯,和老师说了是我没让你报名的,不是你的错。后面如果有需要,可以让你试试可不可以给班级出力。
观察女儿的反应,她没有不高兴,原来她的内心应该也是渴望上场的吧!是我阻碍了她,一直念叨踢球与学习会冲突。
下周会有第二场的比赛,不管结果如何,只希望女儿可以尽情的奔跑。做自己,做个开心的自己。
读《道德经》,最长说的一句是无为而治,那怎么理解呢?
教育孩子是条漫长的路,成人总用自己的眼光看待问题,可有时候不一定是对的,反而是错的,这就是使用了相反的力量,破坏了孩子的发展。
顺应自然,万物万事都有道的存在。它无形无色无声,却又包罗万象。你也可以把道理解成水,人人都需要,是生活的必需品。
道是人一生的追求,做事之前,问问自己,有没有违背它,有没有越界。摆正心态,从积极的角度去解读任何事情。
不要只看见有的地方,有的反面是无,一定也存在其中。它们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
我总会用房子来解释。房子有墙、顶,它们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事物,而人住在空的地方,这就是无。如果房子里都塞满了东西,人就无法住进来,它就成了仓库。
犯错,也才明白错误是为了更好的教会自己前进。对自己对孩子宽容一点,不要打击批评,谁不是一边犯错,一边成长。
遇见事情还没学会如何处理时,那就只要做到一点。好好爱孩子,好好经营亲子关系。孩子的未来有很大部分取决于父母的眼界,孩子在我们的眼里是什么样,他的将来就会成为什么样。
妈妈们的心愿都是,孩子能做个积极阳光的人,无论遇到任何事情,都不后退,不害怕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