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周只读了一本书《认知天性》,但这本书的扉页上写着“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而且是4年蝉联亚马逊认知心理学榜首。这本书适合所有还在学习的人看
在进入这本书之前,先复习一点《普通心理学》的知识,是关于大脑记忆的。大脑记忆分为三个阶段,如下图所示:
感觉记忆:通过视觉、声音、触觉等等保留对事物的感觉印象,这个过程通常只有几秒钟。
工作记忆:类似于我们说的短期记忆,只是在工作记忆过程中也是一个复杂的加工信息的过程。在工作记忆过程中,工作记忆的容量在5-9个之间。
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容量是无限的。
《认知天性》在告诉我们学习的哪些规律呢?
1. 轻松的学习是无效的
在学生时代我们很喜欢在书本上划线,或者被老师要求同一个生字写10遍,同一个类型的题目做好多遍。我们认为这就是在学习,但作者告诉我们这种学习方式只是在上图中的“工作记忆”也是短期记忆方面做工,并不是真正的学习。随着记忆的遗忘曲线规律,还是无法实现长时记忆的效果。为什么呢?
因为很多时候学习要达到条件反射,就像在《思考,快与慢》中描述的那样,我们的大脑有两个系统,系统1是自发的,无意识的反应;系统2是理性的。那么如何让系统1的自发的反应也是我们期待的呢,这就是学习的本质。
2. 什么是真正的学习?
真正的学习包括三个步骤。步骤1:编码,类似于短期记忆;步骤2:巩固,相当于从短期记忆向长期记忆的过程;步骤3,检索,类似于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重新学习,实现内化。我们之前学习的问题是在步骤1上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导致无用功。在真正的学习过程中,要重视步骤2和步骤3.书中列举了以下的一些方式:
1)时不时的自我检测。作者认为,测试或考试是一种非常必要的学习手段。
2)间隔练习。如果你正在学习任何一项运动,不要重复练习一个动作或技能,最好能将动作AB进行交叉练习,从长远来看学习效果更好。
3)学会分析对比。在学习一个概念或其他内容时,多与相近概念进行比较,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
4)多元化学习方式。以往我们认为在学习中之所以要使用多元化学习方式,是因为每个人的学习风格不同。但作者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使用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巩固我们对知识的理解。
5)反思,总结错误才会知道如何才能做到正确。
6)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实践,这是检索,也是重新学习,只有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才能达到学习的条件反射。
3. 这本书对我的启发是什么?
· 改变了我写读书笔记的方式,我不再看思维导图再写文章,更多的会先写一版内容来检测自己学习的效果。
· 在画思维导图时,会给自己留很多空白的地方,这也是一种及时检测。
· 改变了自己之前错误的学习观念:学会一种模块知识后再到下一个模块,会改成交叉练习的方式,让自己真正学会所需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