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以前,跟我的前任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非常多。现在回想起来,这段关系基本上充满了痛苦和扭曲,导致彼此身心都十分疲累。这几年,我慢慢的去反思,去觉察体验,发觉我自己身上的原因占了很大一部分。
有一件事情记忆犹新。
那个时候关系还在蜜月期,我前任平时喜欢穿运动鞋,于是我自告奋勇的给他在网上订购了一双。这双鞋,我是精挑细选,多家比较,自认为是非常适合而且绝对完美无缺的一双鞋。结果,当我兴冲冲的把这双鞋送给他的时候,我前任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鞋挺好,但我还是喜欢XXX的牌子。”
我记得当时我的反映非常激烈,瞬间情绪失控,暴跳如雷,整个人的状态既愤怒又失望还有一种羞耻感。当时我们两个还在外面逛商场,我当下就直接发怒,不管不顾的跟他吵了起来。
当然我前任,是觉得很委屈,他一直在说,他只是说了自己的想法而已。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回想起这件事的时候,抛开我前任他自己的那部分原因,我看到的是,从头到尾,这全是我一个人演的独角戏。
其实,我前任当时一直在跟我说,不要给我买,我自己去买一双就好了。他说了很多遍,但是我一直没有听进去。就算我听到了,但是我的无意识状态太深了,我完全沉浸在一个,我自己编造的“剧本”里,在这个剧本里,我认为,我是在做一件对的事,而这件事,会让我们大家都开心,只要我买了这双鞋,我的前任就会欣然的接纳,并且开心的说,宝贝,你真棒,你选的鞋真好,我非常喜欢满意,你太棒了!
多么荒唐!姑且不说,我根本就不知道我前任喜欢什么样的运动鞋,并且他一再说,不要我买给他,他很明确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但是我活在头脑虚构出的世界里,一个人演戏,最后发觉对方居然没有按照设定的剧本来,我就崩溃了。
后来我观察到,这样的事情,其实在家庭内部的亲子关系和亲密关系中特别普遍。
最常见的模式就是,父母辛辛苦苦的做这做那,都是为了孩子,最后孩子居然敢不按照父母设想的来,父母勃然大怒,孩子成了白眼狼。
其实,在我的原生家庭里,我父母就是这样。我妈妈特别喜欢上演这样的剧本,她总是一厢情愿的幻想着,我在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我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我出去又干了什么坏事,会给她带来什么样的麻烦,她要时刻准备应对着什么。
但这些全部都不是真实的,就是因为妈妈的这些幻想,总是导致我和她之间数不清的冲突。而妈妈同样把这种幻想,投射到爸爸身上,她每天都有一个重复的剧本,那就是,她做了美味可口的饭菜,完美无比,爸爸回家吃了以后,赞不绝口,表扬她,认可她,让她感到很快乐,很幸福。
但事实上呢?妈妈的厨艺其实非常一般,做的饭菜也仅仅是再普通不过的家常菜,甚至很多菜都做的很失败,她没有什么厨艺方面的天赋,所以爸爸有时候会很诚实的说出他的感受,提些意见。
但这些意见和感受,妈妈是不能接受的,因为这破坏了她的剧本设定。所以,我家的矛盾一直非常多,就连吃饭做饭这种小事,妈妈都会勃然大怒,跟爸爸吵架。
有时候我想,如果妈妈可以走出自己的这些剧本,看清爸爸其实没有恶意在攻击她,只是中立的说些意见,也许我们家就会更温馨更安宁一些。
回想过去,我也才后知后觉,我同样无意识的吸收了我妈妈的这种模式,无意识的去对她保持忠诚,去像她。
话虽如此,现在我有时候还是会犯傻。
前几天给一个朋友邮寄落在我住处的一条围巾,朋友说,到付即可。但是我的头脑又开始编造剧本:我觉得我应该付邮费,然后再买点小礼物附带上,最后我发觉她的那条围巾上面有几个小洞,我忽然觉得我应该把这几个小洞给精心缝补一下。在我的这个剧本里,我觉得我做的这些事,真是完美极了,显得我人特别好,而且一定会让对方满意,对方会很喜欢我,会认可我。
幸运的是,我觉察到了这些,没有去做。并且后来我发现,围巾上的小洞只是一种独特的设计,并不是磨损。但我意识到在这个剧本的背后,是我内在很深的一些关于自我的信念,我不够好,我没有价值,我需要拼命去为别人做些什么,讨好和取悦别人才可以。
再回头看,原生家庭里,妈妈一直辛苦的扮演着出力不讨好,永远得不到别人认可的角色。而真相是,并不是家里人都针对她,而是她总是听不到,看不到他人真实的需求,总是一厢情愿的干一些别人根本不需要的事情,到最后还觉得是自己不够好。
这是妈妈的剧本,也是我的剧本。
-END-
齐小赤 | 猫奴兼身心灵疗愈师 | 公众号:qxc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