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神”带给我们的反思


最近“北大数学大神韦东奕手提馒头矿泉水接受采访”冲上了热搜。

说实话在网上看到这个视频时,想到了我的学生时代,那时候我们班也有很多这样朴素而纯粹的人。

他们吃的简单、穿的朴素却总是能在成绩上一鸣惊人。

只是这些人出了校园便再找不到当年的影子了。

而像韦东奕这样坚持始终,特立独行的确实没几个。

过去我总觉得我们国内的教育过于刻板,而一个单纯的读书学习,便被赋予太多其他的东西。

学习本应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和认知的过程,却被我们过度添加了一些目的和功力性,比如:分数、名誉、成就。

似乎不做出点成绩,之前所做的一切便毫无意义。

正是这样的现象让很多人在实现人生的一些小目标甚至根本没有实现目标后,便放弃了学习和研究,甚至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过去经常在电影或者小视频中刷到,尤其是毕业季。那些在高考完后将书本试卷全部扔掉,在楼道里高呼“我们解放了!”的现象,人们在轻松之余,却恰又反射出另一种现象。

我们多年来的学习是痛苦的、是被迫的,是急于摆脱的。

现实中其实我们也不乏会看到一些还在闷头做学问、做研究的,不善交际的人,但这些人却往往遭到世人的鄙视和嘲笑。

以至于很多人承受不住现实的压力,最终放弃。

但国之强大需要的是那些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人吗?自古便不是,现代也不是。

我们需要的更应该是专业的、更尖端的人才。

近来习大大的一番话也在网络上成为热题:决不能让科技人员把大量时间花在一些无谓的迎来送往活动上,花在不必要的评审评价活动上,花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种种活动上。

这或许将开启国内科技热以及高涨的学习氛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和趋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