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何逸舟断句】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首先说:“君子不重则不威。”意即:君子如果不显得庄重稳沉,没有个当领导的样子,那么他就很难树立威信。
学则不固:一句有所争议。逸舟以为:“学”字在此意为“做学问”。“不固”,即“无法巩固”,意译为“空泛、浅薄、浮躁”。所以孔子认为:一个缺乏庄重稳沉、思想浅薄、行为浮躁之人,不但无法有效树立威信,而且,他的学识学问也不可能有深度,大多空泛浮躁。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此处的“无友不如己者”一句成为千古争辩的焦点。
钱穆认为“无友不如己者”是说:“与不如己者为友,无益有损。”李零持类似观点,也就是说:他们认为孔夫子主张就是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南怀谨则认为孔子的意思是“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不要认为任何一个人不如自己。”,李泽厚持类似观点。
孔夫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说明,他本人是主张向任何人学习的。但这并不代表“师”和“友”是一回事。古人就有“用师者王,用友者霸”之别。况且孔夫子还说过:三个人同行,其中的某一个人必定受到贬损;而一个人独行,则必定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可见在孔夫子看来,交友是要慎重的,不是和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朋友。
首先我们要通读孔子的这句话,不能断章取义。其实孔夫子在这里的前半句是给出问题,后半句给出答案。前半句说君子如果“不重”,那么“则不威,学则不固。”后半句则是回答君子如何做到“重”。答案有三:第一,“主忠信”;第二,“无友不如己”;第三,“过则勿惮改。”
所以,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意为:首先要做到忠信;然后不要和那些(在品行上)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最后,自己有了过错,一定要敢于承担责任,不要害怕去改掉它。
无友不如己一句,不是说孔夫子和所有不如自己的人都不成为朋友,根据儒家和孔夫子一贯的主张,他在此处的“无友不如己”主要是强调不要和人品很差道德败坏的人成为朋友。也就是说:一个人不要经常和那些“道德修为品行不如自己的人”混在一起甚至成为朋友,如果这样,他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便会一落千丈,自己的威信也就很难树立起来。
结合职场人生,孔子这句话实际上是告诫管理者:真正高明的领导者要想树立威信,首先要站在下属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且做到言而有信;其次不要太过频繁和无度地与下属天天泡在一起,毕竟:生活可兄弟,职场有上下;最后,出了问题要勇于承担责任,自己犯了错误要敢于面对并且要勇于去改正而不要回避。
今天的这篇,以上部分,全部是摘录何逸舟老师的理解和感想。原本昨晚上就草草的看了这一章和相关注释,我下载的参考应用上给出的解释是:不要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这样的解释,一度令自己没办法写感想的开头,我真的不明白同道在这里究竟指什么,是志同道合吗?是实力相当吗?还是别的什么?直到看到何老师的文章,我才觉得豁然许多,老师的解说,解决了我心里的疑问,生发的感想也很精辟,所以,今天请原谅我的手指偷偷懒,推荐大家这篇文章,共赏析。
我的意思是,我的心煎熬一天了,学习以来,第一次,写完原文,在释义这一段做了难,心里有矛盾,就没有办法展开体会,在最后的关头,我释怀了哈。
http://heyiqin.blog.sohu.com/11763959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