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丏尊、刘薰宇著有一本《文章作法》,主要介绍语文知识和写作技巧,便于中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我虽已27,但自知作文能力尚不如一名优秀的中学生,有幸读到这本书,实感受用无穷。今晚读了第一章《作者应有的态度》,反复思索后,觉得有必要动手记一些关键。
一篇好的文章,要能够达情表意,使读者理解。如何做到,最要紧的两个基本条件要满足:(1)真实;(2)明确。
就我自己而言,目前写的文章都能满足“真实”的条件,因为都是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得所感。虽然只写自己容易让读者产生阅读疲劳,但对于我这种还欠缺创作能力的人来说,除了写自己,暂无他可写。至于“明确”这个条件,目前尚不能满足,因为往往不能够把自己真实要表达的情通过文字写出来。要想渐渐写得明确,的确还需要下很多功夫。
写出来的文章,如何能满足以上两个条件?
- 勿模仿、勿抄袭。
- 须用自己的词,勿漫用成语或典故。
- 注意符号和分段。
- 用字上的注意。
勿模仿、勿抄袭
郭敬明,算是一个耳熟能详的青年作家,但他的书,就有很多质疑声。主要的质疑就是“抄袭”。的确,一旦故事窃用了别家的创意,或者套用了别家的套路,这些文章就容易失去本我。
至于模仿,我个人认为像我这种业余写作爱好者来说,适当的模仿不失为一种锻炼写作的手段。毕竟婴儿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除了吃奶这种天然行为外,很多都是在模仿大人,最后通过不断实践尝试,变成自己拥有的技能。
须用自己的词,勿漫用成语或典故
为了使文章显得文雅内涵一些,我时常套用一些成语或典故,但由于才疏学浅的缘故,很多时候都用得牵强人意。以后,我须少用不能准确掌握含义的成语或典故,遇到想用时,要多去查一查成语或典故的意思。
下面分享一段福楼拜教他学生莫泊桑的名语:
因为世间没有全然相同的事物,作者对于事物,要先观透它的个性。描写的时候务须明晰,使读者不致看错。这样,自然和人生的真相才能在作品中活跃。最要紧的事情就是选辞。我们应该晓得,表示某事物最适当的言语只有一个,若错用了别语,就容易和别事物混同。
注意符号和分段
我们在上中学时,课堂上已经对这方面下过一番苦功夫,我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用字上的注意
对于用字来说,我自己十分惭愧,至今无法搞懂到底什么时候该用“的”还是“地”。本篇文章做有说明,如下:
“的”用做代名词和形容词的词尾;
“地”用做副词的语尾。
想一想,美丽的姑娘,这类用字是不会用错。但对于“地”的语境却无法透彻。亲爱的读者,如果你有独到的见解,还请分享于我,十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