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节以豆瓣为基础进行分析,真正的社群,因为我们看到的社群可能是表象。
真正的社群划分为:街边集市、俱乐部、社区公园、大型游乐场、大型商业中心、商场、社团圈子。
划分标准主要是以四象限:互动频繁、互动冷淡,连接混乱、连接紧密。
八大结论:
1.不存在互动很好但成员之间狠分散的社群,互动频繁必然导致成员之间关系紧密,反之亦然。
2.真实的社交网络都是冷淡的,只有一些小型和中型社群中成员之间的互动才频繁。
3.互动很频繁的小组/社群,成员之间很少分裂为多个小圈子。核心人群对社群影响非常大。
4.社群规模变大,互动会变冷淡,继而导致成员之间分裂成更多小圈子。
5.兴趣社交中互动讨论热度的上限,是熟人社交的下限。兴趣社交反对无意义的闲聊,话越多成员越会排斥,乃至逃离。而熟人之间容易滔滔不绝,闲聊反而被认为是在联络感情。
6.社群规模越大,成员之间的对话略有增加。
7.大型社区越大,KOL和主流人群的影响力越弱。
那么,什么样的社群容易变现呢?
个人认为KOL和主流人群起的作用越大,越容易变现。比如社团圈子、俱乐部、社区公园。
另外,社群规模大到一定量级,也必然商业化,比如商场、大型商业中心、大型游乐场。
本章讲的第三个问题是各个社群类型间转化到问题,诱因就是
8:社群的升级和跃迁受到四种力量的影响,分别是—成员之间是否互动频繁、是否有一个足够大的主流人群、商业化力量的介入、以及外部力量的介入。社群成员互动程度越高,社群的效率越高,社群与外部沟通、探索的次数越多,创新概率就越大。社群早期主要还是打造互动,建立连接,趋于成熟后,可介入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