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和回忆,是偶然,也是必然

文/風雨綫        时间/ 2017年6月29日

都说记忆不会骗人,只是,曾经以为根深蒂固永远忘不了的记忆,如今,单薄的只剩下偶然和偶然里记忆中的必然。

朋友说,你记忆力真好,或许,相比较而言,我记忆力还过得去。只是,朋友不知道,很多回忆,都是我那颗恋旧的心在串联在记忆。如今的我,依然恋旧,只是,诸多回忆,记忆太深,于是,很少一个人,静静地,去碰触,去缅怀,去沉迷!

我想,任何回忆都需要契机的。就像昨天傍晚一样。

康康说,他家里有二姐以前的照片,不过,那时二姐有点胖,脸圆圆的。他说完,我便知道了,哈哈,肯定是初中的时候,那时二姐我是个胖子,和现在的脸型完全不搭调,并且总觉得初中三年,光横着长,还没来得及竖着长就毕业了。维妹妹说,二姐就是后来读书读瘦的,其实,维妹妹说得对也不对。对在于的确因为读书瘦了,不对在于,不是累瘦的,只是,高中三年恶改偏科陋习,生活饮食规律起来,对零食也失去了兴趣,在朋友的带领下,也爱运动了,瘦,就自然而然轻松愉快了。

说到照片,我想起以前我有本相册,便去房间里拿相册,出乎意料的是,相册底下压着小学时的报告册,就一并拿了出来。

和康康一起翻照片,翻出了小学毕业照,上面的文字记载着“徐坪小学毕业留影2003年”,2003年,14年过去了,这所修建时我们搬过砖的村小,如今已经不存在了。

照片正中间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戴国旗老师、数学老师余世芳老师。戴老师早已经离我们大家而去,只是记忆里永远忘不了他拿着直尺,提醒我们端坐书写、读书的场景,那黑板上一笔一画苍劲有力的板书,那次全班联名上书校长的挽留信(面对换班主任和语文老师的情形,这或许是我这个不怎么作为的班长做的最干脆的一件事儿),总是会想起他对我职业选择的影响;余老师,遇到过很多次,有时,会站着聊聊天,也买过牛奶去看过他,只是,大学四年、毕业三年,几乎再也没见过他……

那时,我们只有29名同学,明显女多男少,女生优势明显,身高优势、学习优势、表现优势、享受老师宠爱的优势。看着29张面孔,连自己都有些模糊,好几个同学都已忘了名字,恐怕,如今,站在跟前,已不敢相认了。只是,记忆里,滚玻璃弹珠、跳绳、打闹奔跑、磁铁和小刀等诸多场景依然清晰可见……

那时,我的身高还可以排到最后一排的位置,拍照时几个小姐妹儿心思明显,靠着墙,并排站,以为定格下这一刻,就会是永远,如今,连联系都成了奢侈。那些年,我们午休时,经老师许可,去学校旁边的小溪边,捉螃蟹,玩水,捡石头,把石头刻上带有自己名号的字;我们用五颜六色的绳子编手链,互相赠送;我们只喜欢一起跳绳、玩乐,找来七颗石子磨得光滑匀称,然后“捡子”;我们互相在本子上抄歌词、写个人简介、说长大后要如何如何;我们也有竞争,心里暗暗比较着谁先背完课文、作业得优得得多、考试成绩好……伴着记忆,我们渐行渐远渐无书,只愿,最终,我们努力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本红本本《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册》,是小学六年的痕迹。翻开后,真正有文字记录的只有三年级到五年级。正因为如此,更准确地反应了我的小学生活以及辗转痕迹。

一二年级,在虎劲坡村小,那时,还不流行这个红本本,一般在拿通知书之前我的爸妈和我就早早知道成绩了,这得益于我的姑婆,她是我们学校的老师,所以,拿通知书那天,根本就不会有紧张的感觉。

三年级时,慢慢规范,学生基本情况栏,是我的班主任冉华斌老师写的,那个18岁刚毕业就成为我一年级班主任的年轻老师,他在三年级的成绩里只填写语文和数学,评语书写龙飞凤舞,个性鲜明。他在评语里,首先用三五行夸奖了我一番,最后提醒了一句“粗心大意”,现在仍然记得,每次考试我粗心大意做不来简单题被批评的场景。这三年,是小学时期最轻松、最有趣、最单纯的三年,我们去春游、秋游,拿着锅碗瓢盆做饭,去掰竹笋、捡鸭蛋、抓螃蟹;我们在泥巴操场上,做游戏、赛跑、唱歌;我们一起在土墙楼板教室里学习拼音、学公式、学道理、学唱歌(那首《窗外》至今依然记忆深深)、学……;我们在他面前,把一本语文书,从头到尾背三五遍,我们体验了当老师给同学听写讲题的乐趣……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四年级,虎劲坡完小没有四年级,我便去了离家两个小时远的五龙完小上学。在那里,范金明老师是我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付安于老师是我的数学老师。那时,我才真正知道了一所学校应有的规范性,少先队、班委会、课程安排等等,班里的学生也多了一倍,学校也拥挤起来,只是,那时的记忆里,学校有趣的事儿比前三年少了太多太多。在那里,学会了带米蒸饭、选菜打菜,也有机会上台表演文艺节目,也能把各类事情做好,还有机会去学校借小人书。不过,也有辛苦的时候,雨天,拿着伞,和着稀泥走两个小时去上学;夏天,烈日炎炎,总觉得怎么也走不到家;冬天,打扫完卫生,放学回家照手电筒……那两年里,范老师都把我们的红本本,填的规规矩矩,各科成绩也是写的满满的,评语也是字如其人,略显儒雅。

六年级时,去了前文提到的徐坪完小,红本本上是空白。那时,学校正在修建中,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在虎劲坡时的感觉,有趣、好玩、自由……

就这样,我度过了我的小学,记忆里的所有,或许,是我未来,再也无法企及的远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北京高科大学联盟简称"北京高科”,目前有12所成员高校,这12所学校都具有显著的行业办学特色和突出的学科群优势,在...
    好书郎阅读 1,210评论 0 1
  • 很久很久以前,那时还没有天和地。宇宙只是混沌一片,好似一盆浆糊,又稠,又粘。 在这个大浆糊里,有一个不知道是什么的...
    道爱说阅读 459评论 0 0
  • 上传本地文件到github 在github官网注册账户 点击New repository (新建仓库) 3.记得勾...
    Mescal川阅读 206评论 0 0
  • 喜欢中餐厅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喜欢,喜欢那么真实的薇姐、晓明哥。喜欢亮哥那些接地气的每一道菜,看完以后觉得做菜是一件...
    丫头yuer阅读 355评论 1 2
  • 不要对爱你的人太刻薄 每个人都有脾气 为了你忍下所以怒气 仅仅因为那个人比你更心疼你自己~ ...
    婕女阅读 14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