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过节,亲戚们一起吃饭,电视正播放着影视剧《三妹》,叫三妹的女人公想和丈夫离婚,因为丈夫对她又打又骂。不知道怎么的就聊起来三妹为什么要离婚,我说"又打有骂,还不离婚?"有亲戚接到"她不和人家好好过,心里有别人"。"那也不能打人啊"。然后我就听了一节关于女人三从四德,现代女人没有羞耻感的言论和丧偶的老人该不该再找一个的大讨论。大清不是100多年前就灭亡了吗?我怎么有一种穿越到大清朝的感觉。
“三从”一词最早见于周、汉儒家经典《仪礼·丧服·子夏传》,在讨论出嫁妇女为夫、为父服丧年限(为夫三年,为父一年)时,说“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一词见于《周礼·天官·内宰》,内宰是教导后宫妇女的官职,负责逐级教导后宫妇女“阴礼”、“妇职”,其中较高职位的“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本来是宫廷妇女教育门类,后来与“三从”连称,成为对妇女道德、行为、能力和修养的标准,即“三从四德”。
现在大家提起三从四德,都知道是封建社会用来压迫女性而提倡的。百度百科在对"从"字在三从四德里解释是"辅助辅佐"的意思,我觉得当时提出时意思不一定是这样,但也绝不是后来宋朝之后的那个意思,要求女性没有自我,未嫁时听父母之命,嫁人后听老公的,如果老公先去了要听儿子的。
而四德作为对女性品行、修养、个人打扮的指导本来对女性个人提高是件好事,但和三从联系起来就变成了要求女性在遵守三从时要具备的品德、修养和操作技能了。就是不仅要求你听话、顺从,遵循父、夫、子的意见生活,还要以四德作为准则,以便更好地完成使命。
三从四德在汉朝就有了,但是从电视剧、历史书上可以看到,直到唐朝,女子无才便是德并没有那么普遍,女性的社会地位也没那么低下,男女离婚、女子再嫁并没有那么受到排挤。
直到宋朝朱熹时代,三从四德被认可并加以推广。朱熹并不仅仅满足于"男尊女卑"、"三从四德"、"存天理灭人欲",更提出女教思想,进一步对女性的言行进行了规定。类似的思想到明清更是到了高峰。
解放后,提出了男女平等、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理念,女性走向工作岗位,不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渐渐消失,女孩子基本上都能和男孩子一样接受教育。随着女性越来越多地走向历史舞台,男主外女主内也不再是家庭男女分工的唯一方式。
随着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的提高,在家庭里也有与男性同等的对话权。而且在认知方面,女性并不比男性差。"从"更无从讲起。儿子有为年老母亲养老的义务,但没有承担母亲幸福的责任,因为作为成年人,所有的幸福都要自己承担。当一个母亲把所有的人生幸福放在丈夫和子女身上,她有没有想过她的丈夫和子女要承担多么大的压力。
50年代取消了娼妓,实行一夫一妻制,合理纳妾不复存在,但社会上包二奶现象却很多。如今小三现象流行,去年还有裸贷,不得不说某些女性的确丧失了羞耻心,缺少了自尊自爱。但这是现代社会开放造成的吗?显然不是呀,古代和国外这些现象都有啊。所以开放不背这个锅。
但是如果把婚前性行为、婚内家暴离婚、离婚再嫁、丧偶再嫁也归为女人没有羞耻感,要求人家讲求三从四德未免太腐朽了吧,有什么比个人幸福更重要的呢。即使挨打也要从一而终,再次寻找自己的幸福也不行?
现在社会有一种现象,女孩子被强暴得到的不全是同情的声音,总有人跳出来说是女孩自己穿的太露引起的,而这些声音大多来自女性。女性在婚姻里过的不好,甚至被家暴、被出轨想离婚,劝其忍忍的往往都是女性。再嫁就是失身失德。所以说患直男癌的并不全是男性,还有很大一部分女性。"宁拆一座庙不拆一粧婚"真的不是所有场合适用啊,大妈。
女性要注意自己的品德、言行、容貌的都是值得提倡的,不是为了取悦谁而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美好。
三从四德这种对女性"德行"的标准为什么是封建特权的糟粕,因为它只要求女性,而不要求男性,是双重标准。如今大清朝灭亡100多年了,居然还有女性把三从四德作为对自己的约束。一个人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就像你没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她愿意拿这些所谓的道德标准约束自己也不见得全是坏事,但是请不要用这些标准来评论别人的生活,也不要拿这些标准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和下一代。
网上有一些新的三从四德,比如从不体贴从不温柔从不讲理。说不得打不得骂不得惹不得之类的。这些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了。男女之间的平等应该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础上,互相包容和支撑,分工合作,谁为主谁为辅要看谁更适合做什么。
无戒21天日更第(1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