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正常进行,按理说,她终于可以暂时省省心了。但那天跟妹妹的聊天却让她不能省心,她总觉得妹妹的自己怕死和过度保护孩子之间有着必然的深刻联系,但是什么联系她并想不通。
她还认为,这个问题对于妹妹能否拥有良好心态十分重要。是的,她经常能感觉到妹妹的不快乐,妹妹的紧张焦虑和不安。而她只是心疼,却没有足够能量影响妹妹,让她快乐起来。
她想起了大学同学安静。安静懂一些心理学,她在困惑时经常请教安静,而安静也总能给她一些有益帮助。
她又给安静打电话,把前一天跟妹妹深夜聊天谈到的两件事复述给安静,希望安静能帮她分析分析。这次,安静也有些束手无策,跟她说:等等,我再帮你请教真正心理学专业的人。
下午时,安静果然给她打来电话,告诉她请教的结果,同时帮她分析了妹妹种种表现的深层原因:
第一,亲历父亲死亡对她造成了深深的伤害,包括父亲死后母亲的痛苦无助会加深这种伤害,让她感觉父亲的死让她的天塌了,也让她内心失去坚强的依靠。不安全感是所有后续的根源。
第二,关于对初中女生怀孕的事她印象深刻,可能是激起了类似记忆,协同失去父亲给她带来的不安全感,让她又把这种担心反射到自己孩子身上。
第三,她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反映了她自己的不安全感,她借保护自己的孩子也在保护童年时受伤的自己。她随口一说的未来设想(帅帅上初中后让爸爸接送)其实里边深藏着她的恐惧,深藏着她童年时的记忆和那种记忆给她带来的不安全感。
安静拉拉杂杂跟她说了很多,她似懂非懂又觉得十分有道理。她觉得也许自己能帮到妹妹,可是又觉得帮不到,她问安静该怎么办。
你和妹妹的亲情关系是帮不了她的,有句话讲“关心则乱”,安静说。因为亲情关系中的彼此,一般不能做到客观理性对待对方。所以,心理师从来不给亲人进行心理疗愈。安静又重复了一遍:关心则乱。
那,妹妹只能找专业的心理师进行咨询了,我觉得搞明白这两个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或许就能解开妹妹的心结。
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妹妹的这些表现很显然跟她童年的经历和记忆有关。能从中走出来,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快乐。安静说。
其实,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是病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疾病。只不过是意识到意识不到的问题。她说。
你算说对了。安静笑。
那么再见吧,我得想想怎样跟妹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