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BIM三维模型在风口吹了好久,设计院却还在用二维画图?

前段时间,和一个在设计院工作的朋友聊到BIM,发现他满嘴都是抱怨,因为对于他们而言,BIM不是助力,而是重负。

众所周知,在我们建筑业,BIM是大势所趋,也是传统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有越来越多的甲方也开始尝试BIM。事实上,在BIM落地阶段,从建筑设计院的规划设计开始,大家普遍运用的还是CAD二维图纸,设计院的朋友跟我说,他在大学就已经用ArchiCAD做设计了,后来到设计院才发现身边根本没人会用ArchiCAD,如果项目很大的话,直接会影响各部门的协同对接。

虽然朋友一直强调说ArchiCAD非常好用,非常符合建筑设计师的使用习惯,但无奈其他专业的人不会用,所以就造成了这个软件的局限性。就好比,大家都在用微信了,你却还在用短信,哪怕你觉得短信更方便。

现在,很多甲方都有BIM三维建模的需求,按照BIM软件的逻辑来说,设计者在进行制图时应该直接使用BIM软件进行绘制,但现状则是使用CAD绘制完成后再进行翻模——重复劳动造成了设计院在人工和设备投入上的双重浪费。

所谓的用BIM做设计,应该是用BIM做三维设计而不是用BIM做二维设计。BIM本身就是一个三维设计的理念,它的核心就是模型数据为主,二维图形为辅的逻辑。

那么,为什么设计院不直接用BIM三维建模呢?

设计院交付的成果是“图纸”,图纸必须符合国家的二维制图规范和标准,二维制图规范和标准的制定都是基于当时的二维制图CAD工具设计的。三维建模的普及度远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落后,最主要原因还是政策制定者对BIM技术不了解,导致政策与实际的脱节。

政策制定者对BIM发展方向的不明确,导致BIM政策虽然被制定出来,但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地,而有些关于BIM运用的行业规范又被现行的既有政策所限制而无法发挥作用,最终导致原本就不太有优势的BIM技术在使用中被政策拖了后腿,更加限制了发展。

现在想想,BIM可能还得在风口飞一会儿吧。

更多建筑业前沿资讯,请关注“谁说建筑没数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 马骋 吴宇奇 1. BIM软件平台概述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是未来...
    马骋阅读 5,292评论 7 31
  • 虽然有时觉得Python简单得不像编程语言,知乎上也有人说,“requests 好用的让人想哭”。但当我们学习一门...
    向右奔跑阅读 14,470评论 51 232
  • 7月3日(周一)两市放量震荡走高,实现七月“开门红”,创业板今日较为强势,收涨0.99%,成交额537亿。...
    亻壬我行阅读 95评论 1 10
  • 献给我的旅伴:马芸儿、珂、唐涛和刘思远,以及未能成行的许小天和牛壮 如果没有出现什么特殊的意外情况,从二月十九日至...
    RogerBright阅读 218评论 0 3
  • 一个星期后丽梅还是如愿以偿的回到了学校,回到了三班,回到了最后一排,平时厌恶的人和事仿佛隔了七天就不那么讨厌了,然...
    清浅流年w阅读 24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