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地开会回来,顾不上几天累积下来满是臭味的行装和一路忙里忙外的疲惫,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囫囵吞枣把最后的四集给啃完了。还好,编辑没有脑洞大开,让剧情出现逆转。一切都有如预判的那样圆满。唯一意外的是“致青春女神”由原本霸道任性的俏皮形象回归了她在《致青春》里印烙下安静温和的淑女形象。
追看《好先生》纯属偶然。几个星期前,偶然发现“致青春女神”和孙红雷两个比较喜欢的角色竟同在一部剧中出现。蛮看中,不知不觉就迷上。也许是因为看惯了抗战剧、历史剧、武侠剧等题材剧的大道大义,偶然触及言情题材的温润情怀,激起了说不尽、道不清的情愫。虽然情节也比较拖沓,也有刻意植入广告,更新速度也慢,但因为迷上了,所以很俗套地跟着一集连着一集追看。
故事与和孙红雷的另一剧《人间正道是沧桑》有着相似的痕迹,主线都是一个放荡不羁的男主人公的成长史。区别的地方在于,主导《人间》主人公成长的是民族大义,影响《好先生》人物成长的则是友情、爱情甚至亲情等温润情怀。而温润的情怀往往更能触及灵魂、直抵人心。这大概也是这部剧能够吸引人的缘由吧。
当然,这部剧也是在传达着鲜明价值观的。就是怎么样评判“好先生”。从情节的梳理上看,编辑要传达的评判标准与罗素是一致的。归纳起来有三个基本方面:
一是对爱情的孜孜以求。故事中的男主人公虽然落魄不堪,但再见到曾经深爱的爱人之后涌起的对爱的执着,以及为此做出的荒唐举动,都是对爱情强烈渴求的写证。这种源于内心的无私的、真挚的情感渴求塑造了他无不在的魅力,也最终收获了一份新的爱情。
二是对工作的致臻态度。虽然因故失去了味觉,但其对待食物味蕾始终有着不随便的态度。为了做好一道菜,他可以无次数的反复尝试,不惜试验各种配方和食材,直至达到他心中的完美标准。每一个人所从事的事业也许有大有小,但只要秉承一颗不随意的心,即便没有成为世人眼中的事业有成的模样,这个人的人生也是大写的“成功”。
三是对弱者的深刻同情。比如,在看到逝去朋友母亲孤苦伶仃而又年迈痴呆后,毅然而然褪去浑噩,扛起了养“家”的重任。又如,在看到逝去朋友前妻一家生活窘迫而又面临失业的困境,毅然挺身而出,装傻装愣,极力帮助朋友前妻丈夫保住奈以维生的工作。其实,男主人公当时自身处境也是堪忧的。正是因为对弱者的难以遏制的同情心催发了男主人公的成熟,使其更显担当更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