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工会
今天带大家复习中级实务第七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七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知识点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
其中:
1.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钱、短期债权、持有至到期的债权投资)
2.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包括存货(如原材料、库存商品等)、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
【特别提示】
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仅包括企业之间主要以非货币性资产形式进行的互惠转让,即企业取得一项非货币性资产,必须以付出自己拥有的非货币性资产作为代价。(注:以非货币性资产发放股利、政府无偿提供非货币性资产给企业、合并或债务重组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以发行股票形式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均不属于本章范围)
②预付账款属于非货币性资产。
知识点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判定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交易对象主要是非货币性资产。在涉及少量补价的情况下,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 25%作为参考。
知识点三、确认和计量原则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情况下,换入资产的成本都有两种计量基础。
一、公允价值
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 2 个条件的,应当以:
(1)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2)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其中:2 个条件
①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②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的计量。(至少一个即可)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视换出资产的类别不同而有所区别:(资产处置损益)
(1)换出资产为存货的,应当视同销售处理,按照公允价值确认销售收入,同时结转销售成本,相当于按照公允价值确认的收入和按账面价值结转的成本之间的差额,也即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在利润表中作为营业利润的构成部分予以列示。
(2)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产处置损益
(3)换出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金融资产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并将持有期间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等转入当期损益。
二、账面价值
不具有商业实质或交换涉及资产的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2 个只要有一个不满足就不可以),应当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特别提示】
无论是否支付补价,均不确认损益。
三、商业实质的判断
(一)判断条件
企业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视为具有商业实质:
1.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不同时相同即可)
2.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二)关联方之间交换资产与商业实质的关系
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知识点四、账务处理
一、公允价值模式
2.支付补价方(原理同上)
二、账面价值模式(不反映资产处置损益)
三、涉及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优先:公允价值比例、其次:账面价值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