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博士说:比贫穷更可怕的,是缺乏爱、规矩和见识。
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当时的印度小乡村,存在着很严重的重男轻女的现象,女人的日子就是与丈夫、孩子和灶台相伴过完一生。
正当大家都在迷信各种生男孩偏方时,有一位父亲却执着地训练自己女儿摔跤,因此他遭到了当地人们的嘲笑,妻子和女儿也不理解他,父亲却依然坚持着,最终两个女儿获得了全国和国际摔跤比赛冠军。
她们改写了印度女子摔跤的历史,从此拥有了一个不一样的辉煌人生。
因为他不凡的见识和格局,成就了女儿的一生,因此而改变了命运。
父母的见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人生,这就是最高级的教育。
我小时候没有读幼儿园,6岁之前跟随母亲在家乡周边县城和乡镇文化站演出,母亲是名出色的柳琴戏演员,因个头高大、唱功扎实,常扮演男一号,当“咣咣呛”的锣鼓声或者婉转苍凉的二胡声伴随着紫红色大幕徐徐拉开时,趴在台下目不转睛的我望着台上穿着各色服饰、画着各样妆容、扮演着各种角色的人物在台上穿梭,或哭或笑或打或闹时,一个不满6岁的小女孩在想什么,现在的我无从知晓,只知道当母亲在台上哭时我在台下泪流满面,母亲在台上笑时,我在台下手舞足蹈,一个小孩子的眼里分不清哪是台上哪是台下,哪是戏里哪是戏外,只知道心情随着母亲的饰演的剧情而变化着,现在敏感细腻的性格或许是由此而来的吧。
到了上学的年龄,顺理成章地入学、读书,不缺家人的“爱”,也不缺来自家庭和学校的“规矩”,爷爷的名字中有个“孝”字,父亲的名字中有个“义”字,大伯的名字中有个“礼”字,可以想象地出祖上血液里浸润着多少儒家的礼数,大学毕业后,面临人生的选择,我要去南方大都市,父母拦着,说“一个女孩子家跑几千里外,无亲无顾”,在那个固定电话都还未普及的年代,能想像地出对于家里唯一一个女孩的父母来说,外面地世界是多么地不安,从小守着“规矩”长大的女孩怎忍心违抗父母的爱心和威严呢,于是又顺理成章地就业、结婚、生子,过着平静安稳地生活。
如果生命是一条毫无涟漪地河流,自己沉浸其中、自得其乐而浑然不知,其实是件挺可怕的事,就如“温水煮青蛙”,青蛙以为很舒服没有危机意识,却不知不觉中已经“呜呼哀哉”了。我如同那青蛙,浑然不知一切都在悄然而至……常想如果当年违背父母命令,命运该是另外一番景象。
认知,几乎是人与人之间唯一本质的差别。
我们经常遇到一些人,无论你怎么跟他沟通,都讲不通道理,所谓“夏虫不可语冰”,说的就是见识的差别。
电影《一代宗师》里,宫二说了习武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何其精妙,其实这也是见识的三重境界。
父母的见识,影响你的前半生,而后半生靠自己的见识、阅历和感悟。
父亲已驾鹤西去,也无意怪他老人家,以他的思想和时代,一切是必然的结果。
坐井观天,只有一孔之见,
登山远望,方知天外有天。
希望自己的后半生有爱、有规矩、有见识,过自己希望的样子,平静而不平庸。
不遗憾、不后悔。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