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让幸福来敲门

在《小王子》的故事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小王子》

狐狸说:“你每天最好在相同的时间来。比如说,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应当有一定的仪式。”

“仪式是什么? ”小王子问道。

“这也是经常被遗忘的事情。 ”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


仪式感好像给生活赋予了某种特殊的意义。于是我们开始认真的准备,充满想象的期待……

自从有了孩子之后,除了快乐,也多了很多琐事、分歧、无止境的疲惫。

我作为新手妈妈,在最初的一年里

没有完整的睡眠,夜奶、尿床、哭闹……

我记得孩子要吃什么,吃了什么,

但是我可能忘记喂自己,甚至用孩子吃剩的食物打发自己。

纪念日、生日、节日……全部消失了,折腾在孩子的世界里,早就不知今昔几何,

只有蓬头垢面的大妈。

不忍直视!……

于是,我又重新去找回生活中的仪式。

在特别的日子做手工蛋糕;

为生日准备特别口味的汽水和气球;

为看演出准备正式的礼服;

每周亲自去花店采购花朵;

……


周边也有很多人觉得这种方式很傻。

认为每年纪念日都互相赠送礼物的活得太官方;

认为每周都要买花的不会过日子;

认为照顾孩子就很累还要为纪念日做特别准备的不如去好好休息;

……

其实,这些看似不重要的、没有用的事情,恰恰是给自己无趣的生活加的一束光。

仪式感就是用心对待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的小事。

仪式感不是追求形式、华而不实的东西,而是展现对内心情感的尊重。

就像平凡的日子里需要一束光。


仪式的内容是什么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

体验和练习着感知生活中小确幸的能力。

仪式感演化出来的是时间感、存在感和被需要感

仪式不分大小,很多事情都可以成为你家的仪式:

在特殊的纪念日去照相馆拍全家福。比如孩子生日,让孩子知道自己有一个稳定、有爱的家。

早起互道“早安”,睡前互道“晚安”。让孩子明白自己也能给家人支持。

每晚的睡前故事、亲子阅读。让孩子带着爱和温暖进入梦乡。

家人围坐一起关掉电视聊天。互相说说彼此的事情,让孩子学会倾听与倾诉,学会分享与分担。

一家人一起准备晚餐,共进晚餐。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懂得:爱不止要说,也要行动。

出席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活动。让孩子相信,家人一直陪伴在身后。

找到属于你家庭自己的小仪式吧,固化它、美化它。坚持下去,成为家庭传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