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对于自己的缺陷、负面情绪,大多数人都存在排斥心理,拒绝接受它们。殊不知,自我否定会导致自卑,与幸福渐行渐远。你越是排斥负面情绪、努力地想将其全部化解,它就越是纠缠你;当你认识到,负面情绪是人的一种正常反应,幸福不拒绝负面情绪的时候,你就更容易感受到幸福。
也就是说,失望、烦乱、悲伤等是人性的一部分。我们应该接纳这个事实,而不是把失望、悲伤等当成幸福的敌人。
允许自己偶尔的失落与伤感,然后思考一下,能否做些什么来让自己感觉好过一点,才是在面对缺陷和负面情绪时,我们的最佳选择。
幸福的心理前提是——“积极地接受”
“积极地接受”这一原则是哈佛大学的“幸福教父”沙哈尔在其积极心理学课上反复强调的。他认为,对于生活中那些客观存在的缺憾,与其纠结、反复地打击它,不如先去认识、理解它,然后再制订方法更好地改变它。
所谓“积极地接受”并不是听天由命,而是理性地认识到烦恼和缺憾的存在是正常的,在此基础上,确定烦恼和缺憾是否可以改变,以及以什么样的频率、方式来进行这些积极的改变,从而充分地调动起自己的幸福潜能。
“积极地接受”是指面对生活中那些让我们不幸福的现实,只有保持既接受又稳步改变的“积极地接受”方式,我们才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心理潜能,拥有更多的幸福。
心理启示录
“积极地接受”是,我们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放松自己,闭起眼睛,深呼吸,让自己的各种负面情绪倾泻而出,然后去体验它们、接受它们、逐步地改变它们。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