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自序

李唐风

---

作者姓名李强,20年前移居加拿大至今。理工科背景又生活在英文的环境中,竟然有机缘于2013年开始习作唐诗——这一人间最动听优美、最凝练而升华的文学形式,并从一个全新角度看到了中华文化的传统和精华曾经无比的辉煌,以及现今正在加速的沦丧,于是立志要以复兴唐风为端,为复兴中华文化尽力。业余以“李唐风”笔名,欲以心观世,以情纳人事万物,以诗记史抒怀。建博客与微博,其志曰:


唐风复兴


以唐诗风骨持炼现代文字

承中华文化璀璨之传统

鉴当代时事风云之春秋

品人情风土百味之霜露

虽末学而立雄志

以微躯诚结群豪

透视人间

宏观天意

微视尘沙


现整理五年来创作的诗文,为《唐风复兴》诗文集,分《山河醉,春秋曲》、《人间霜露》、《未名随想》和《四季歌》四系列,尚未寻求出版。

很幸运,五年来一直伴随着种种对诗歌全新的体会和动人的感悟,其中之一就是“文如其人”:越是成名的文学大家,越“文如其人”,因为无论其人好坏善恶、开朗狭蹙、优雅鄙俗,只有把其身心和对自然与社会的价值观和感情充分准确地表达,其作品的容颜骨肉才能获得作者灵魂的加持,才拥有令不同阶层和年代的读者身心共鸣的生命力,哪怕这种引发共鸣的人性内涵,已被作者本人伪装和巧饰,或被后世解读者和学者多番误导。

“文如其人”,三年前首次读到汪兆铭(汪精卫)先生的诗作时,不禁落泪。不仅因为体会到诗人绝非自己几十年来心目中所谓“汉奸”、“民族罪人”那样简简单单的“反面”人物,更因为全世界大多数历史典籍和华人的脑海中,那个历史标签依然如此确凿,并继续耻辱下去。我想到了司马迁笔下一个悲怆的名字——李陵。

再一个领悟是关于古今音律之差别,这也是五年来不止一次思考过的另一个唐诗创作的两难问题。不同于大多数古诗词爱好者和研究者的想法,虽然倾心于古音韵体系,但我最终选择的是:主要用现代汉语语音的新韵(而非古韵),作为诗歌创作时平仄韵律的主要模板,甚至不得已时,采用平水韵,但尽量只选其中平仄与现代读音不冲突的文字,宽韵变窄,戴着双重枷锁去创作。原因有三:

首先,我只学过北京的普通话发音,对方言发音所知有限;

其次,大陆和台湾的国语大众,包括文化精英、学者甚至诗词爱好者,也大多不通晓古韵(包括平水韵)中不同于今的发音;

其三、要复兴唐风,读者对象就不能局限在少数古诗词领域的文人、学者和爱好者,而不得不针对当今社会的主流人群。

如果唐诗创作者连自己都不能发出古音,读出古韵,却依然按照视觉上的古韵谱来创作,那么创作出来的诗词,对作者而言仅是难以完美,对读者而言就是总有缺陷,唐诗的韵律美将无法完整地体现。而这种不完美不是因为作者自己的才疏学浅,而是因为其只一味固守教条,但却忘了该教条订立之初衷——诗歌诵读表达时,与内容相合的音韵美。

要解决以上两难问题,有两个选择:一、转化大众——推广普及并让大众(或至少多数文化精英)学会、接受并习惯于古音声韵的听说读写;二、改变自己——用当今大众普遍习惯了的声韵来创作既包容普世“韵律优美”又展现唐诗风骨神韵的诗歌。

出于“复兴唐风”的本愿,我选择了后者,以为权宜之计。而对上述第一项选择,我并未放弃希望与未来的可能,因为那将是更完美的选择。我希望有一天,一旦因缘际会,普通话教育完全可以逐步改良,在不改变《中华新韵》原先设定的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基础上,增加入声的韵部,在新华字典中补充入声的读法,把所有平水韵中的入声字的入声发音,恢复成多音字的其中一种读音。在中小学拼音读写教材中,渐进加入(更确切说:渐进恢复)传统入声字的类别。

这样,既可以丰富中文语音表达的容量和准确度,又可以让南北方言之间更容易交流。这是在中华文化中,现代与传统的多数断层之间重建的桥梁之一,让古今优秀文化彼此衔接得更紧密。同时人们在读写中文文学作品时,从感性和理性上都更易接近美学,更易实践美学。

第三个领悟:中华文化中最重要的文学部分——诗、词、歌、曲等,其缘起、推广和普及,都离不开音乐。早在孔子整理诗经以前的年代,就有采风的民歌,汉朝有了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本来都是有专门的音乐调子、词牌、曲牌来多方填词、再多方到朝堂或坊间广泛传唱的。于是,三年前自己曾心动一念:既然想要复兴中华传统文化,为何不借鉴祖先的经验,挑选真正的好歌、好曲,来填上传统内涵的好的诗词,去传唱呢?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我做起,在两年前的元宵佳节改编了自己的七言古风《明月谣》,在我最喜欢的罗大佑先生歌曲《乡愁四韵》中重新填词(原词作者:余光中),创作出歌词【乡愁四韵•明月谣】。又与从未谋面的大学师兄陈汉翔以及业余青年女歌手毕洁颖在网络上合作,把自己的诗经体四言古风《野花》改编为一首同名的现代通俗歌曲。此前,还与同年级北京大学88级校友通过微信交流合作,创作了一首校园歌曲《错过》,并在国内首次校园歌曲众筹操作下,由知名导演拍摄出了点击量颇高的同名歌曲MTV。

前不久,刚开始尝试由诗入词的第一首词作【唐多令•沙鸥】,依照《词林正韵》和词牌规则一气呵成后,风格韵势竟颇似自己的偶像东坡先生,很受鼓舞。

第四个领悟:光阴如梭又如诗。五年来的创作中,最幸运的是一次次体悟到陆游的诗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许多诗句几乎是当时信笔而来,脱口而出,可事后反复吟咏,竟从中读出许多未曾设想过的丰厚内涵,甚至站在价值观相反的对立面来朗读,往往也能让心湖洋溢波澜。读着自己的诗句,竟仿佛刚读到了古诗一样收获着新的感动。

以前读古希腊、罗马的史诗或传说,经常读到里面许多诗人或艺术家不厌其烦地赞美咏叹艺术之神、智慧之神,感激他们所赐予的美好诗句、乐章或灵感,每当此时,总是不求甚解地略过。现在终于一次次地感同身受:作为天地间如此刹那而渺小的个人,只要胸纳感怀天地之心、顺应天道之志、悲喜人间万物之情,天地、人间、万物就会为我们展露其动人外表下更为动人的生命之力、生机之美,秀丽纤柔而不失坚忍忠贞,雄浑激荡而不失温厚甘醇,委地狱而不弃天堂之梦,居天堂而不忘地狱之魂。

感恩天地神明,每当我提高志向,敞开胸怀,睁大眼界,而被天地造化感动得词穷难状之时,天地神明总是及时慷慨地把仓颉酝酿五千年的美酒开封,将我陶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33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508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812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607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728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919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71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0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56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76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12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89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32评论 3 31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9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26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73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06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