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义:
基因型不同的两种个体甲和乙杂交,如果将甲作父本,乙作母本定为正交,那么以乙作父本,甲作母本为反交;反之,若乙作父本,甲作母本为正交,则甲作父本,乙作母本为反交。
2.作用:
在实践中,正反交常用于判断某性状的遗传方式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在细胞核遗传中,也可利用正反交判断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若正交和反交的子代性状表现相同,则该性状属于细胞核遗传,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例如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正交和反交F1均为高茎;
若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不同,子代性状在雌雄性中的比例并不都是1:1,表现出交叉遗传的特点则该性状属于细胞核遗传,由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例如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正反交;
若正交和反交的子代性状表现不相同,且子代总表现出母本性状,则该性状属于细胞质遗传,例如紫茉莉的正反交实验遗传。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应该选择多对符合要求的亲本进行正反交。
正交:假设父本是AA,母本是aa,则受精卵是Aa(发育成种子的胚),受精极核是Aaa(发育成胚乳);珠被是aa(发育成种皮)(因为它是母本的体细胞)
反交:如果父本是aa,母本是AA,则受精卵是Aa(发育成种子的胚),受精极核是AAa(发育成胚乳);珠被是AA(发育成种皮)
3.正反交在F1往往得出不同的结果,这可能由于:1)基因组印记;2)伴性遗传; 3)细胞质遗传;4)母性影响。如果你得到这样的一种结果,怎样用实验方法来确定是属于哪一种范畴?
原理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若是基因组印记,则控制性状表型的等位基因依亲缘的不同而呈现差异性表达;若是伴性遗传,则控制性状表现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这些性状在雌雄后代上表现比例不同;若是母性遗传,则控制性状表现的是胞质基因,其来自母本,通过卵细胞传给子代,所以子代表现母本性状,即使F2或回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也无规律可循;若是母性影响,则子代的性状表现与母本的核基因型有关,即母本核基因影响子代的表现型,后代会呈现简单的孟德尔遗传,但分离表现的世代比孟德尔遗传的晚一个世代。 方法 令F1连续自交或近交,获得F2及F3群体。若F2性状出现1:1的分离,则为基因组印记;F2及F3群体该性状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的是伴性遗传;F2及F3不发生性状分离或发生无规律的分离的是母性遗传;F2不发生性状分离而F3群体呈现孟德尔分离比例的是母性影响。
伴性遗传仍属于细胞核遗传,因此和细胞质遗传的主要区别是:伴性遗传仍涉及减数分裂过程,属于孟德尔遗传,能进行遗传作图;而细胞质遗传不涉及减数分裂,不属于孟德尔遗传,不能进行遗传作图,母本的表型决定F1的表型。
4.是否所有生物都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为什么?
不是.符合“孟德尔遗du传定律”的生物必须满足如下条件:①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②细胞核遗传;(细胞质遗传的,后代性状主要取决于母本,与“孟……”不符)③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每对性状分别遵守,互不干扰的生物)连锁除外;④真核生物.楼上的说法前半句准确无误,但后半句有点儿问题 :原核生物是有基因的.⑴ 原核生物含有拟核(大型环状DNA),而基因定义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 段.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一样,遗传物质皆为DNA(只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才是DNA或R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即为基因;⑵ 选修3中基因工程,用原核生物作为载体,要求其具有“标记基因”,这也说明原核生物有基因;⑶原核生物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原因是,它们极少进行有性生殖,(硝化细菌分裂生殖,酵母菌出芽生殖,条件不好才会有性生殖,且与其他生物有性生殖有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