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有个小伙伴在分答上问我,对于大学生知识付费平台的看法;恰好我昨晚接受在行上的一个约见时,又被问到了这个话题,今天特写文,聊聊我对大学生知识付费类产品的看法。
首先,我个人觉得当下知识分享类产品存在不小的泡沫,比如出现了诸多为了捞金但无实质分享内涵的老师,他们甚至放弃了原有工作领域,成为了一名职业讲师,不知这是否可以理解为,他们在原有的职业道路上发展的并不顺利,那又凭什么来分享所谓的行业经验呢?
其次是对碎片化学习的过于推崇,似乎传统的中学、大学教育都失去了意义,不知道有多少人反思过,一次线上微课听完后,自己到底有多少实在的收获?如果只是自己感觉上,学习了,充实了,愉悦了,那不过是精神自慰而已。
但关于知识付费类产品,通过近两年的发展,已经成功经历了市场上的检验,确实有极大的存在价值,这一点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而我个人也依赖上了这种学习方式。
关于整个内容付费市场,目前的趋势是更加偏向于专家意见化,专注不同的小众人群。所以那些想抓一波机会,滥竽充数,进来混知名度,捞金的“专家”就不用再想了,根据《爆款》一书提出的观点,当信息量越大时,头部的权重将越高,这类人终将成为炮灰。而头部人群,则是那些无意间已经准备好的那些人,他们在各领域里通过长期的积累,以及个人能力的展现,方才拥有内容输出能力,而未来追逐他们的人将越来越多。
而展现方式,则分为两种分别以得到和喜马拉雅为代表,得到好比精品店,专栏内容有限,但都是精挑细选的;喜马拉雅好比淘宝,内容聚集的多,用户总能找到需要的。但同样的演变路径则是,慢慢向培训化转变,也就是利用碎片的时间,但进行的是系统化的学习。在内容讲解之后,附加答疑、讨论、习题等,这也是下阶段社群的一个爆发点。
回到大学生身上,毋庸置疑的一点是需求必定存在,得到上有不少用户都是在校学生,而喜马拉雅从早期开始就有专门的校园团队,在知识付费栏目出现之前,切入点是各高校的广播台,拓展了一大批大学生用户。
每个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都会存在很多的困惑,大体上分为两类,生涯规划和技能学习。生涯规划,比如要不要加入学生组织、要不要继续读研、自己学的这个专业是否好就业、创业到底是不是好选择、想要出国留学应该如何准备等。而技能学习,则是以围绕本专业或职场岗位需求相关的,比如学习写文案,学习运营新媒体、学习产品经理的必备技能,学习UI设计等等。他们极度渴望成长,但是又缺乏这方面相关的内容辅导。
于是不少创业者,想以此需求为创业方向,打造一个大学生的专属知识分享平台,那么我们首先需要思考一点,这个平台的核心壁垒是什么?难道是专注吗?
在QQ、微信、微博等巨头产品的占领下,近几年大学生社交产品,诸多人尝试一直没有突破,我当年运营超级课程表的时候,产品日活到了300余万,也无法向大学生社交方向顺利转型,在产品内认识后,三句话以内就会提到,我们加个QQ吧。
近几年从校园走出的最成功的产品——饿了么,如果其专注的仅做大学生市场,不断的优化,提高专注度,我想早就不会有今天了,不是死掉,就是被兼并掉,怎么可能会获得如今外卖市场的半壁江山。当下外卖市场的大盘,校园外卖只有六分之一左右,并且客单价、配送都远低于白领市场,难以取得很好的盈利。
同样的去年最火的共享单车这一波,ofo如果不走出校园,怎么可能有跟摩拜分庭抗礼的今天?重线下的产品都是如此,纯线上产品,如果受到同类校外产品的竞争,校园市场基本是无险可收。
举出这三个例子,只是想说明一点,专注不能构成大学生专属知识分享平台的壁垒,另外就是分享者,师资这块了,我在上文有提到,头部效应将会不断放大,对于经济学的大学生来说,与其听一个普通老师的线上经济课,我为何不去听北大薛兆丰教授的专栏呢?对于职业困惑迷茫的学生来说,与其听一个所谓职场达人的分享,我为何不去看看著名生涯规划师古典老师的分享呢?
而除了专栏学习外,有些人瞄准了类似在行、分答这样的约见、提问平台,那么作为一名学生而言,同样是付费,为何不去在行上约人呢,去分答上提问呢?说到这里有分享几个有趣的现象,我到北京后,在行上的约见,相比以前大多都是创业者、职场人士,现在有一半都是在校大学生,主要为清华、北大、北邮的学生,可见学生已经在使用这样的平台。在行已经拥有了8000余名入驻行家,那作为一个专属大学生的分享平台,吸引其转移阵地的地方,又在何处呢?
当然我抛出了一系列问题,并不是完全说这个项目完全不可去做,只是对于在兴头上的创业者而言,还是要泼泼冷水的,你是否想清楚了这些问题。而这个项目有一个很好的突破点,在我看来就是社群的价值。
社交网络的两个主要功能,分别是强关系引发行动,弱关系传递信息,学习这件事情,需要关注的一点是和谁一起学。同样是学习一个专栏,面临一个困惑,学生和职场人士是不同的,比如工作这件事,学生想的是如何找到合适的工作,而职场人士想的则更多是如何跳槽。如果把相同的一群人聚集起来,共同学习,才互相之间有交流的语言,能够在学习上事半功倍,并且加强了后续交流的延伸空间。
另外大学生的社群,还非常有利于线下落地。这也与近半年火的一个产品小密圈不谋而合,互联网来临使社会又回到了部落化时代,形成一些紧密稳定的小圈子。
以上为我个人对知识付费领域的一些看法,目前市场有些浮躁,但整体上还是非常看好的;另外关于专注大学生知识付费的产品的机会,一定要找到差异性,欢迎大家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