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的故事

      今天看了梁实秋先生所写的《雅趣生活》当中的“谈时间” ,忽然很是感慨。

        梁先生写道:“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说恨生活哪里都可恨活着,这回事本来如此单纯。”在文章的结尾处,他说到:“我们是以心为形役呢,还是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不朽呢?还是参就生死之超三届呢?这大主意需要自己拿。”

        这让我想到哲学的终极命题,我们终极一生都在认识我们自己。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触,过了30岁之后,忽然就觉得自己开始思考人生了,自己身上的疑问变多了,常常在想:为什么会是这样,这件事情为什么要这样,我为什么要这样?

      每天在琢磨和无奈间不断盘旋,下一刻如果是朗日心中便也是晴天,但若是雾霾,便久久不能散去。

        而对于学术其实和做人如出一辙。《文学如何教育》一书中对于“反思文学史”这样说道:“我不主张专门从事学术史研究,而是希望诸位术业有专攻,而后才将学术史作为研究课题或自我训练的途径,这样的话多一份通达多,一份体贴也多一份悲悯,无论做人还是做学问都很重要。”作者陈平原说:“按照陈寅恪先生的设想,研究者应以艺术家的眼光来鉴赏古人的作品,以神游冥想的方式来理解前人的思路和苦衷,然后再做评价。”

        看,果真如此,学问如做人,做人如学问。而我们正是在尘世间不断的探究自我探查物体。借鉴于前人的构思,承接于后人的设想,找着自我生命所处的位置。希望在现实当中能够有自己安身立命之处,便也不枉在世间停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宁静致远 从平凡琐屑中勾勒,光阴的故事。 01 小病小悟 7月2号办理了出院手续,7月3号马上投入工作。付货款...
    宁静致远05阅读 3,816评论 12 10
  • 深秋的阳光,缓缓地掠过房檐下的瓦楞,斜斜地照射下来,在窗台下的地面上,一堆旧的残缺不全的瓦片,在柔和的光影里与我的...
    湍河故事阅读 3,607评论 0 6
  • 诞生 嗨,大家好,我叫小广,我诞生在2004年1月9日,我从呱呱坠地到呀呀学语,从...
    酱紫鹅阅读 3,169评论 0 1
  • 每一天都是蜉蝣,平平凡凡生活,热热烈烈追逐。 把漫长的故事变短暂,回顾这一年的美好岁月。 在二零一六年,太多的风景...
    李蔓丽阅读 3,971评论 0 3
  • 2000年,我师范毕业,原以为顺理成章可以站上讲台,从此成为“光荣的人民教师”。可是由于不为人知的原因,我们新邵成...
    大海扬波阅读 5,186评论 1 2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